芒种是什么意思,2025年芒种是什么时候?

小编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开始,农事活动进入繁忙阶段。了解芒种的具体含义、日期及其文化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节气的意义和影响。

农作物成熟与播种

农作物成熟:芒种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表示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

播种时机: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

农事活动

夏收、夏种、夏管:芒种标志着“三夏”大忙季节的开始,即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农事耕种的分界点:芒种节气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过了这一节气,种植成活率逐渐降低。

公历和农历日期

公历日期:2025年芒种的具体时间是6月5日5点56分。

农历日期:农历五月初十。

与往年的对比

历年日期:芒种一般在6月5日或6日前后,2024年的芒种是6月5日12时9分40秒。

变化趋势:芒种的日期在阳历上相对稳定,但在农历上可能会有变化,2025年的芒种提前到了农历五月初十。

起源与发展

起源:芒种的名称最早见于两汉时期的著作《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即为其最早的文字记载。

历史演变:芒种节气自古以来就是传统农耕文化中的重要节点,古代农民根据芒种节气的到来,安排夏季作物的耕种工作。

文化内涵

祭祀活动:芒种时节,许多地方会举行丰收祭祀、农田祈福等活动,以表达对农作物丰收和自然恩赐的感恩之情。

民间习俗:如送花神、安苗、打泥巴仗、煮梅等。

气温和雨量

气温显著升高:芒种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明显上升,进入典型的夏季气候,炎热天气频发。

雨量充沛:这一时期,降水量增多,特别是南方地区,由于东南季风的影响,常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即“梅雨”季节。

常见的天气现象

高温天气: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

梅雨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开始,农事活动进入繁忙阶段。2025年芒种的日期是6月5日5点56分,农历五月初十。芒种不仅表示农作物的成熟和播种,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农业活动。了解芒种的具体含义、日期及其文化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节气的意义和影响。

芒种是夏季的节气。

芒种的时间

2025年芒种时间:6月5日。

芒种的含义

芒种的意思:芒种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即在这个时节,有芒的作物成熟,是收获和播种的双重时节。

芒种不仅是一个反映农业活动的节气,也象征着夏季的正式开始,人们在这个时节忙碌于收割和播种,期待着丰收的到来。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芒种期间的气候特点主要包括:

1. 气温显著升高:芒种时节,气温明显上升,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能体验到夏天的炎热。北方地区可能会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黄淮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甚至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但通常这种高温不是持续性的。

2. 雨量充沛:芒种期间,中国南方的华南地区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江南地区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有时还伴有低温。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

3. 空气湿度大: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雨量的增加,空气湿度也随之增大,使得天气更加闷热。

4. 天气多变:芒种时节天气多变,早晚温差较大,需要注意保暖和防寒措施。

芒种期间的气候以高温、多雨、高湿为特点,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2025年芒种是公历6月5日。以下是关于芒种的相关信息:

芒种是什么意思,2025年芒种是什么时候?

芒种的意思

芒种的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晚稻等谷类作物播种的时节。

芒种的习俗

安苗:皖南的农事习俗,祈求秋天好收成。

送花神: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

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侗族青年的习俗。

挂艾草:驱赶蚊虫,象征夏季的到来。

煮梅:南方习俗,利用梅子成熟季节制作食品。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芒种这个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