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姓的来源_贡姓起源_贡姓的来历

小编

贡姓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汉姓,其来源多样,主要源于端木氏和姒姓等。以下将详细介绍贡姓的起源、迁徙分布、历史名人及郡望堂号。

源于端木氏

贡姓起源于端木氏,这是孔子的弟子子贡的后代。子贡本名端木赐,字子贡,春秋时期卫国人,曾担任鲁国宰相,善于辞令,精明能干。

端木氏作为孔子的弟子端木赐的后代,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子贡的政治和经商成就使其家族在当时享有盛誉,后代以“贡”为姓,延续了这一家族的辉煌。

源于姒姓

贡姓还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大夫贡允。贡允是夏王朝时期的世袭重臣,专职负责掌管国之赋税,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为氏,称贡氏。

贡允在夏王朝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家族在商朝时期也成为重要的力量。这一支系的贡姓家族在历史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源于达斡尔族

贡姓还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达斡尔族索罗贡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贡氏、索氏、敖氏、阎氏等。这一支系的贡姓主要源自黑龙江北岸地区,经过汉化后,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主要分布地区

贡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但在一些地区有较为集中的分布,如江苏省的扬中市、苏州市、常州市武进区、泰兴市、丹阳市等地。

贡姓的迁徙分布反映了其历史渊源的广泛性和人口传播的多样性。不同地区的贡姓家族可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汇聚,形成了今天的分布格局。

古代名人

贡禹:西汉大臣、博士,官至御史大夫,曾上书抨击朝廷奢侈过度,建议减轻徭役赋税。

贡姓的历史名人多为官员或文人墨客,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贡氏家族增添了光辉。

现代名人

贡沛诚:江苏省武进人,曾任多项重要职务,著有《县政经验谈》等。

现代贡姓家族成员在各个领域继续发扬光大,展现了贡姓家族的持续影响力。

郡望

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元年分邯郸郡置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省鸡泽东南)。广平郡作为贡姓的郡望,反映了该家族在历史上的地理分布和文化背景。

堂号

秀野堂:源自南宋贡祖文镇守秣陵时,为保护岳飞后代而改姓贡的故事。

堂号不仅是对家族历史的纪念,也是对家族精神的传承。秀野堂的故事展示了贡姓家族在历史上的忠诚和勇敢。

贡姓源于端木氏、姒姓和达斡尔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迁徙分布广泛,历史名人辈出,郡望和堂号也体现了家族的文化传承和历史底蕴。贡姓家族在历史上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也在文化和文学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贡姓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人物,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贡姓名人:

1. 贡禹:西汉大臣、博士,官至御史大夫。他因年岁收成不好、郡国贫困而上书抨击朝廷奢侈过度,建议减轻徭役赋税。汉元帝听从他的建议,采取了一些措施赈济贫民。

2. 贡奎:元朝宣城人,天性颖敏,10岁能属文。仕元为斋山书院山长,著有《云林小稿》、《听雪斋记》等共120卷。

3. 贡祖文:南宋长垣人,靖康时参加抗金义勇兵,扈从康王南渡。因护驾有功,被封为“都总军将”,后隐居于江苏省丹阳县延陵乡柳茹村,保护岳飞后代。

4. 贡师道:元朝文士,翰林学士和国史编修,参加朝廷的编史,是位重要的史学家。对宋朝、辽代、金代的史书编撰作出了卓越贡献。

5. 贡师泰:元文学家,字泰甫,号玩斋,宣城人。官至礼部、户部尚书,以诗文擅名,著有《玩斋集》等。

贡姓的来源_贡姓起源_贡姓的来历

6. 贡沛诚:江苏省武进人,先后任中央政治学校训导、甘肃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浙江省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芜湖市第四中学地理教员。

这些贡姓名人在各自的时代中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和贡献,是贡姓家族的杰出代表。

贡姓的起源与古代贡赋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贡姓的得姓始祖是子贡,即孔子的弟子端木赐,他以善于辞令和精明能干而闻名。

古代的贡赋制度是指臣民和藩属向君主进献的珍贵土特产品,称为“贡”,而“赋”则是臣民向君主缴纳的军车、军马等物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赋的概念逐渐扩大,包括了来自农田、关市、山林川泽的所有课征物,最终演变为税收的别称。

贡姓的起源与古代贡赋制度的关系在于,贡姓的得姓始祖子贡在春秋时期担任鲁国宰相,善于辞令,精明能干,其家族昌盛,后代以他的字“贡”为氏,而“贡”字本身与古代的贡赋制度有关,表示向上进献物品或缴纳赋税。

贡姓的主要郡望和堂号如下:

贡姓的主要郡望

1. 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省鸡泽东南)。相当于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区。

贡姓的主要堂号

1. 秀野堂:源自南宋贡祖文镇守秣陵时,岳飞刚刚取得项城大捷,就遭到朝中主“和”派奸佞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罪名的陷害,岳飞及长子岳云被关押在临安大理寺监狱里,岳飞一家老小也被发配到了当时尚未开化的蛮夷之地岭南。当时任秣陵关总镇的贡祖文表示愿意用全家四人(夫妇二人及两个儿子)的性命担保释放岳飞、岳云,并星夜兼程前去营救。但时值寒冬腊月,风雪交加,又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等贡祖文由秣陵辗转赶至临安时,岳飞父子已经在风波亭残遭奸佞毒手。贡祖文悲愤之余为保护岳飞后代,冒着全家生命危险,从临安将岳飞当时仅十二岁的三子岳霖带回来隐慝于秣陵总镇军部。又恐怕日久生变,于是上书朝廷,以体弱多病为由辞官隐退,并将全家由宣城迁至今天的江苏省丹阳县延陵乡柳茹村(秀野堂)居住。岳霖也埋名隐姓为贡,与贡祖文的两个儿子贡铁、贡贤一起习文练武,过着植柳养鱼的淡泊生活。直到宋孝宗即位(1163年),岳飞21年前的沉冤才得以昭雪,贡祖文适时献出了当时已三十二岁的岳霖。孝宗为表彰贡祖文的忠肝义胆,特赐他“旌表忠义”御匾一块。

2. 南湖堂:此堂号与贡祖文的生平事迹有关,反映了他与岳飞的深厚友谊以及对后代的深远影响。

3. 明洁堂:此堂号体现了贡氏家族崇尚清廉、高洁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