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祈福寺 山西祈福寺

小编

晋城祈福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柳树口镇南石瓮村,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古刹。它不仅是晋城市的重要佛教场所,也是研究古代建筑和文化的宝贵遗产。以下是关于晋城祈福寺的详细介绍。

建立与命名

建立时间:祈福寺(原名二仙庙)始建于元朝后期,约在1505年至1510年间。

命名由来:因古代两位天神骑马飞来的传说而得名。

历史沿革

清朝时期:清朝康熙年间,高僧释僧圆曾在此修行,并在禅定中见到金色莲花和西方三圣的幻象,最终在此坐化。

近现代:祈福寺经历了战乱和文革的破坏,但在2007年和2011年经过多次修缮,逐步恢复原貌。

建筑风格

明代建筑:祈福寺保留了许多明代建筑风格,如“木斗拱”和两幅珍贵的壁画“天仙游”,这些壁画是晋城市保存面积最大的二仙壁画之一。

依山而建:寺院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宏伟壮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壁画与雕塑

壁画:中殿保存的清代壁画为晋城市保存面积最大的二仙壁画之一,弥足珍贵。

雕塑:寺内有多尊精美的铜铸佛像,如高4.5米的铜铸五方佛像和多种观音、菩萨塑像。

佛教活动

法会与修行:祈福寺是晋城市的一个弘扬佛法的道场,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和重要佛事节日,总有无数的信众前来祈福、拜佛或参与佛事活动。

盂兰盆节: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祈福寺会举行盂兰盆节孝亲火供超度法会,为已故宗亲、历代祖先、堕胎婴灵、冤亲债主等供奉超度牌位。

文化价值

壁画与建筑:祈福寺的壁画和建筑风格对研究古代建筑和古代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禅宗文化:祈福寺的佛教禅宗文化基础深厚,主持法师的修行和传授为当地佛教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开放时间与门票

开放时间:每天早9点至晚5点。

门票价格:免费。

交通与周边景点

交通:祈福寺距离晋城市区约50公里,交通便利。

周边景点:附近的丹河、珏山、石瓮等自然景观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选择。

晋城祈福寺不仅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古刹,更是研究古代建筑和文化的宝贵遗产。其独特的明代建筑风格、珍贵的壁画和雕塑、丰富的佛教活动以及深厚的禅宗文化,使其成为晋城市乃至山西省的重要旅游和文化景点。无论是对佛教信众还是对历史文化的爱好者,祈福寺都值得一游。

晋城祈福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柳树口镇南石瓮村,坐落在丹河、珏山与石瓮之间的莲花山上。

祈福寺的地理位置

具体位置: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柳树口镇南石瓮村

距离晋城市区的距离:约50公里

祈福寺的历史背景

始建于:元朝后期(约1505-1510年间)

原名:二仙庙,因古代两位天神骑马飞来的传说而冠名

晋城祈福寺不仅地理位置独特,而且历史悠久,是晋城市的一个重要文化景点。

晋城祈福寺,原名“二仙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柳树口镇南石瓮村,坐落在丹河、珏山与石瓮之间的莲花山上。

建造时间

祈福寺始建于元朝后期,大约是在1505-1510年间。

历史背景

祈福寺的命名:因古代两位天神骑马飞来的传说而冠名。

建筑价值:祈福寺保留了明代时期的建筑风格,如明代的“木斗拱”建筑以及展示明代风采的两幅壁画“天仙游”,这些对古代建筑和古代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晋城祈福寺 山西祈福寺

重修与恢复:祈福寺经历了战乱和文革的破坏,但在2007年至2011年间进行了多次修缮和重建,恢复了其昔日的辉煌。

文化意义:祈福寺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研究古代文化和建筑的重要遗址,吸引了众多信众和游客。

祈福寺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宗教建筑,也是研究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宝库。

晋城祈福寺,原名“二仙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柳树口镇南石瓮村,始建于元朝后期(约1505-1510年间)。这座寺庙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宗教文化,还展现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

建筑风格

明代风格:祈福寺保留了明代时期的建筑风格,如明代的“木斗拱”建筑,这种结构体现了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

壁画:寺内展示了两幅明代风采的壁画“天仙游”,这些壁画为晋城市保存面积最大的二仙壁画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设计理念

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祈福寺依山而建,与周围的丹河、珏山、石瓮之间山脉相连,形成了“莲花”型山谷,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增强了寺庙的气势和生气。

宗教与文化的结合:寺庙原名“二仙庙”,因古代两位天神骑马飞来的传说而冠名,这种命名体现了寺庙与当地文化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反映了宗教故事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晋城祈福寺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不仅展示了明代建筑的精髓,还体现了宗教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地方文化的尊重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