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别称有哪些?腊月称呼的来源是什么?

小编

腊月是农历年的最后一个月,有许多别称,这些别称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了解这些别称及其来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

常见别称

腊月:最常见的称呼,直接指农历十二月。

腊冬:表示寒冷的冬季。

季冬: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

残冬:表示冬季的末尾。

穷冬:表示冬季的寒冷和漫长。

冰月:因天气寒冷,多冰而得名。

余月:表示一年将尽。

极月:表示冬季的最末端。

清祀:表示清洁的祭祀。

冬素:表示冬季的素净。

其他别称

蜡月:古代有时也称腊月为蜡月。

嘉平月:在汉代称为嘉平月。

严月:表示寒冷的月份。

除月:表示除旧布新的月份。

梅初月:表示梅花初放的月份。

祭祀文化

祭祀祖先和神灵:腊月是岁末大祭的月份,古代有“腊祭”之称,主要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

腊祭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便有在岁末举行“岁终之祭”的习俗。秦汉时期,腊祭的日期逐渐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称为“腊日”。

农业生产

风干制作腊味:腊月天气干燥少雨,适合风干制作腊味,如腊肉、腊肠等,因此得名“腊月”。

农闲时期:腊月是农业社会的农闲时期,人们利用这段时间腌制腊味或进行其他准备工作,以备寒冬。

历法规定

秦始皇统一历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冬末初春新旧交替的十二月称为“腊月”。

腊日的固定:到了汉朝,规定冬至后第三个戍日为“腊日”,祭祀诸神。

文化演变

“腊”字的含义:“腊”的本义是“干肉”,在祭祀中作为重要的祭品。古代将打猎获取的野兽风干制成腊肉,用于祭祀,因此腊月与“腊祭”和腊肉制作紧密相关。

新旧交接:腊月处在新旧交替的时段,象征着辞旧迎新,因此有“腊者,接也”的说法。

腊月作为农历年的最后一个月,有许多别称,如腊冬、季冬、残冬等,这些别称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腊月的称呼主要来源于古代的祭祀文化、农业生产、历法规定以及文化演变。了解这些别称及其来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

腊月,作为农历年的最后一个月,承载着丰富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也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下是腊月的一些主要传统习俗:

腊八节:腊月初八,人们会熬制腊八粥,寓意着团圆和丰收,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祭灶: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人们会祭祀灶神,祈求来年家庭平安、事业顺利。

扫尘:腊月二十四,进行年终大扫除,寓意着辞旧迎新,扫除一切霉运。

磨豆腐:腊月二十五,人们会磨豆腐,寓意着新年收获幸福和福气。

杀猪割年肉:腊月二十六,家家户户开始置办年货,准备过年的肉食。

宰鸡赶大集:腊月二十七,人们会宰杀家禽,同时赶集采购年货,集市上热闹非凡。

贴窗花、福字、春联:腊月二十八,人们会贴窗花、福字和春联,装点家园,寄托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蒸馒头:腊月二十九,是除夕前最忙的一天,人们会蒸馒头等面食,为过年准备充足的食物。

腊月的别称有哪些?腊月称呼的来源是什么?

除夕守岁:腊月三十,即除夕,家人团聚,共度除夕夜,迎接新年的到来。

腊月,作为农历年的最后一个月,拥有许多特定的食品,这些食品不仅美味,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以下是一些腊月特定的食品:

1. 腊八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人们会熬制腊八粥,这是一种由大米、花生、红豆、栗子、莲子等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寓意着丰收和吉祥。

2. 腊八蒜:腊八蒜是用醋泡制的蒜,口感酸甜可口,寓意着日子越过越红火。

3. 腊八面:这是陕西一带的传统小吃,以面条和各种菜肴为主料,搭配各种调料制成,寓意着诸事顺遂、吉祥如意。

4. 腊八豆腐:在安徽黔县,腊八节有制作腊八豆腐的习俗,这种豆腐口感香甜绵软,是腊月里的一道特色美食。

5. 腊肉:腊肉是腊月里的一道特色美食,通过腌制、熏制等方式制作,寓意着生活红红火火、喜迎新年。

6. 糍粑:糍粑是南方传统食品之一,寓意着团聚、团圆,通常炸制后淋上红糖汁食用。

7. 杀猪饭:在云南宣威等地,腊月有杀猪饭的习俗,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洗灶、宰猪、切肉、做饭,渲染出辞旧迎新的年味。

8. 麦仁饭:这是青海的传统美食,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寓意着丰收和吉祥。

腊月作为农历年的最后一个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统,许多文人墨客都以其为主题创作了文学作品。以下是一些关于腊月的文学作品:

古诗词中的腊月

《腊月》:陆游的诗作,描绘了腊月的气候变化和田园生活的宁静。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陆游的诗,描述了腊月乡村的景象和节日的气氛。

《腊月十五夜》:袁枚的诗,表现了腊月十五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腊月书事》:张耒的诗,反映了腊月里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

《忆长安-十二月》:谢良辅的诗,通过对长安腊月的描绘,展现了古代都市的繁华与节日氛围。

小说中的腊月

《腊月》:王宁子的小说,讲述了腊月里一个家庭的故事,反映了社会变迁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腊月》:荀莉的小说,通过描写腊月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展现了亲情、友情和生活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