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月份是梅雨季节是什么时间 梅雨季节的诗词

小编

梅雨季节是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主要影响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地区等地。这个季节以持续阴雨天气为特征,正值江南梅子的成熟期,因此得名“梅雨”。以下是关于梅雨季节的详细信息及其相关诗词。

时间范围

梅雨季节通常出现在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上旬,具体时间因地区而异。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一般从6月中旬开始,到7月上旬结束,历时约20天。

气候变化

梅雨季节的时间会因气候变化而有所不同。近30年来,梅雨期的长度和雨量都有显著变化,有些年份梅雨期较短,有些年份则异常长。

地理分布

梅雨季节主要影响东亚地区,包括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和韩国南部等地。

古代诗词

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白居易《浪淘沙》: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杜甫《梅雨》: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一川,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现代诗词

周邦彦《梅雨霁》: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陆游《梅雨初霁》:梅雨忽已过,松风来飒然。吟多锦囊富,影瘦角巾偏。

苏轼《临江仙》:昨夜惊眠梅雨大,枕前窗上频敲。天明翻觉梦魂遥,起来看女伴,薰袖已香消。

梅雨季节是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主要影响东亚地区的气候特征。这个季节以持续阴雨天气为特征,正值江南梅子的成熟期,因此得名“梅雨”。古代和现代诗人都留下了许多描写梅雨季节的诗篇,展现了这一季节的独特美景和人们对其复杂的情感。

梅雨季节的持续时间因地区而异,但通常大约会持续一个月左右。具体来说: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从6月中旬开始,持续到7月上旬,大约持续20到30天。

浙江地区:通常6月上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梅雨季大约持续20到25天,长的可达一个月。

台湾地区:大约在5月中旬入梅,6月中旬出梅,持续时间约为一个月。

日本中南部:大约在5月下旬入梅,7月下旬出梅,持续时间约为一个多月。

梅雨季节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 有利影响:

提供灌溉水源:梅雨季节的充沛降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雨水的主要来源,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有利于插秧、播种等农事活动。

促进作物生长:适量的雨水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旺盛时期的需水需求,促进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2. 不利影响:

作物生长受阻:持续的阴雨天气导致光照不足,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可能导致叶片基础原料缺乏,光合作用效率下降。

内涝和洪涝灾害:降雨量大且集中,易造成农田积水,甚至发生洪涝灾害,导致作物根系被淹、坏死,严重影响产量。

病虫害高发:高湿环境利于病菌和害虫的繁殖,增加了农作物病害的发生概率,如纹枯病、霜霉病等。

授粉困难:连续的阴雨天气使得作物授粉变得困难,影响果实的受精和产量。

对生活的影响

1. 健康影响:

疾病传播:梅雨季节是疾病传播的高发季节,如蚊虫传播的疾病(如登革热、疟疾等)和肠道传染病(如腹泻、痢疾等)会增多。

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潮湿环境下,各种病毒和细菌容易滋生,人体吸入带有病菌的空气,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作。

心理问题: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可能引发情绪低落、压抑等心理问题,甚至诱发抑郁症。

2. 生活不便:

几月份是梅雨季节是什么时间 梅雨季节的诗词

物品潮湿发霉: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衣物、家具等物品容易潮湿、发霉,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容易引发湿疹、皮炎等皮肤病。

食物腐败:食物容易腐败变质,不小心食用会对肠胃造成损伤。

出行不便:持续的降雨导致道路湿滑,出行不便,街道积水容易发生危险,生活物资流通受影响。

梅雨季节,是诗人笔下常描绘的意象,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描写梅雨季节的诗句:

唐代

杜甫《梅雨》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描绘了南京地区四月黄梅成熟时,细雨绵绵的景象。

白居易《浪淘沙·青草湖中万里程》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

表达了诗人在黄梅雨中独自旅行的孤寂。

柳宗元《梅雨》

“梅熟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反映了梅子成熟时迎接及时雨的情景。

宋代

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经典地描绘了梅雨季节的典型景象,雨声和蛙鸣交织。

陆游《梅雨》

“残雨收还滴,低云去复留。”

描写了梅雨季节雨时停时下的特点。

范成大《梅雨五绝》

“雨霁云开池面光,三年鱼苗如许长。”

描绘了梅雨过后,池塘水清鱼肥的美景。

周邦彦《鹤冲天·梅雨霁》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

描写了梅雨过后,暑风和畅,蝉鸣阵阵的景象。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以梅雨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绪。

明清时期

郑文焯《浣溪沙·从石楼石壁往来邓尉山中》

“一半黄梅杂雨晴,虚岚浮翠带湖明。”

描绘了梅雨时节,时雨时晴,山色空蒙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