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水文化中,“后土”蕴含着深厚的内涵与神秘的意义,承载着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是连接阴阳两界、沟通生死轮回的重要象征。
后土并非普通土地神的神位,而是山川守护神“后土娘娘”的神位。其起源可追溯至母系社会,当时男性对女性的崇拜孕育了这一概念,后逐渐演变为对掌管大地山川之神的尊崇。在道教中,后土娘娘地位尊崇,是“四御”中的第四位天帝,全称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她掌管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和大地山川,被视为大地的最高君主、华夏民族的原始先祖。
守护宅茔:后土具有守护坟墓的作用,能避免坟墓受外界侵扰,让坟墓不孤独,也让坟主后代的子孙在精神上有所依托,不感孤独。在阴宅风水里,后土就像一位忠诚的守护者,庇佑着墓穴的安宁。
化煞挡煞:当穴位处遭遇砂冲水射等煞气时,后土可发挥化煞为权的作用。通过在特定方位立后土碑,能化解煞气,使墓穴周围的气场趋于和谐稳定,为墓主人及其后代带来好运。
畜财旺财:从风水角度讲,后土还有畜财、旺财、护财的功效。在坟茔内立后土,有助于聚集财富,使家族兴旺发达,体现了古人对财富和家族繁荣的向往。
辅助纳气:后土能够辅助墓穴接纳山川灵气,让天地间的祥瑞之气汇聚于墓穴,为墓主人及其子孙后代增添福祉,助力家族兴旺、子孙成才。
后土碑的安放有诸多讲究,并非随意为之。其位置一般宜在小明堂左右的一边,且最好在小明堂十字天心的稍前方,但不能在墓碑正前方,以免夺龙气或堂气。若条件允许,宜在下水边立后土,忌在来水边,以防夺财气。后土碑的尺寸要小于墓碑,并符合鲁班尺中的吉数,且要竖在比墓碑稍低的位置。后土碑的竖碑方位需在二十四山的吉方,需找准中宫为立极点下针,排出二十四宫位的吉凶后,再于吉方内竖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