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最惧寒露风 水稻防治寒露风的方法

小编

晚稻在生长过程中,寒露风是一种常见的低温冷害天气,会严重影响其抽穗、开花和灌浆过程,导致减产甚至绝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气象部门合作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积极与当地气象部门沟通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特别是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的变化,监测预警寒露风的发生区域及影响程度。

通过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农户可以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因天气突变导致的损失。

动态监测

加强苗情动态监测,实时掌握晚稻生育进程,提前分析预判寒露风可能对晚稻造成的不利影响,及时向当地党委、反馈相关信息。动态监测有助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晚稻在寒露风来临前达到最佳生长状态。

灌水保温

在寒露风来临前,稻田灌深水7—10cm,待寒露风过后逐渐排水。寒露风到来时在上午9时水稻开花前和下午3时水稻收花后,用清水或温水进行叶面喷雾防寒抗冻。

灌水保温可以有效提高田间温度,减轻低温对水稻的影响,特别是在寒露风期间。

日排夜灌

若白天气温高夜晚温度低,可以采用日排夜灌方式调节田间温度,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土壤温度。这种方法有助于平衡田间温度,防止夜间温度过低对水稻造成损害。

叶面肥喷施

在寒露风来临前2—3天,晚稻每亩喷施1—2次磷酸二氢钾、芸苔素等叶面肥或其他防冻抗寒剂,可有效增强植株低温防御能力。叶面肥喷施可以迅速补充水稻所需的营养,增强其抗寒能力,减少寒露风带来的不利影响。

施用九二0

对已始穗的水稻,结合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加适量“九二0”,促进齐穗,减少包颈。对已受害而不能正常抽穗、齐穗的晚稻,在寒露风过后每亩叶面喷施“九二0”1—2g促进抽穗。

九二0(赤霉素)的使用可以促进水稻抽穗,避免包颈现象,提高结实率。

统防统治

加强寒露风灾前灾后病虫害监测,及时发布信息,组织动员种植户用对口农药适时开展统防统治。晚稻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等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可以有效减少寒露风期间水稻的损失,确保晚稻的健康生长。

科学选药

科学选用对口药剂,对水稻穗颈瘟和稻曲病,重点落实破口期前和抽穗期预防措施。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一旦出现发病中心,立即进行化学防治。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选择合适的药剂和防治时机,可以大大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损失。

收获时机

晚稻一般在齐穗后25天左右、全穗失去绿色、颖壳90%以上变黄时收获。若晚稻成熟后天气晴好,与冬种作物接茬不紧张,可以适当延迟3—5天收割。

适时收获可以确保晚稻的籽粒充实度和整精米率,提高产量和品质。

寒露风对晚稻的生长和产量影响重大,通过监测预警、水分管理、肥料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等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寒露风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晚稻的丰收。

晚稻寒露风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如下:

晚稻寒露风的症状

1. 影响抽穗扬花:寒露风会导致晚稻抽穗缓慢,不整齐,甚至有些稻穗不能完全抽出,出现“包颈”现象。已经抽穗的禾苗会导致花药不能正常开裂、散粉,花粉活力降低,影响授粉受精过程,从而使稻穗出现大量空壳,严重影响结实率。

2. 阻碍灌浆成熟:在晚稻灌浆期,低温会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向籽粒的转运,导致籽粒充实不良,千粒重下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

3. 稻谷品质下降:低温会使稻谷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口感变差。

防治措施

1. 选用抗寒品种:在种植晚稻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抗寒性相对较强的品种。

2. 合理安排播种期: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品种生育期,合理安排晚稻的播种时间,使晚稻在寒露风来临之前安全齐穗。

3. 加强田间管理:

培育壮秧:在育秧阶段,加强水肥管理,培育壮秧,提高晚稻的抗寒能力。

科学施肥:合理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在后期适当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可增强植株的抗逆性。

水分管理:关注天气预报,在寒露风来临前,灌深水保温,一般水深保持在5~10厘米。寒露风过后,应逐渐排水透气,促进根系生长。

4. 喷施调节剂和叶面肥:在晚稻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期,可提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以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促进花粉萌发和籽粒灌浆。

5. 做好病虫害防治:寒露风期间,晚稻生长势较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稻瘟病、稻飞虱等。应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晚稻的正常生长。

寒露风是秋季冷空气南下或台风与冷空气共同影响,造成气温明显降低的天气过程,对水稻生长周期有显著影响。以下是寒露风对水稻生长周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寒露风对水稻生长周期的影响

抽穗扬花期:寒露风会导致抽穗缓慢,不整齐,甚至出现“包颈”现象,影响授粉受精过程,导致结实率下降。

灌浆成熟期:低温会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向籽粒的转运,导致籽粒充实不良,千粒重下降,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

应对策略

选用抗寒品种: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能够在低温环境中保持相对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减少因温度骤降而出现的生长停滞和生理损伤。

合理安排播种期: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寒露风出现的规律,合理安排晚稻的播种和插秧时间,使晚稻的抽穗扬花期避开寒露风的高发期。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在寒露风来临前,灌深水保温,寒露风过后,逐渐排水透气,促进根系生长。

使用防寒装置:在寒露风高发期,可以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喷洒抗冻剂等临时性的防寒措施,提升田间温度,减轻寒露风对水稻的直接影响。

加强病虫害防治:寒露风期间,晚稻生长势较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应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晚稻寒露风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用抗寒品种:选择抗寒性较强的晚稻品种,这些品种能够在低温条件下减少损失。

2. 合理安排播种期: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品种生育期,合理安排晚稻的播种时间,确保在寒露风来临之前安全齐穗。

3. 加强田间管理:

培育壮秧:在育秧阶段,加强水肥管理,培育壮秧,提高晚稻的抗寒能力。

科学施肥:合理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增强植株的抗逆性。

水分管理:在寒露风来临前,灌深水保温,寒露风过后逐渐排水透气。

4. 喷施调节剂和叶面肥:在晚稻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以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

5. 做好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晚稻的正常生长。

6. 以水调温:在寒露风来临前,稻田灌深水(约10厘米),以水调温,减轻低温危害。

晚稻最惧寒露风 水稻防治寒露风的方法

7. 巧施肥料:在寒露风来临前,及时施用磷酸二氢钾或尿素,增强稻株的抗寒能力。

8. 人工辅助授粉:在晚稻盛花期遇到寒露风,可以采取人工辅助授粉,促进花粉发芽受精。

9. 喷施“九二〇”:在抽穗20%至30%时,每亩用50克酒精或度数高的白酒溶解1克“九二〇”,兑水50公斤喷洒叶面,可提早抽穗,增加千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