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那株桂花树蔫头耷脑的时候,隔壁张婶总说要"补点水气"。人跟草木一样,五行缺水时也会没精打采,尤其是财路像晒干的溪流,怎么都汇集不起来。这时候很多人想着戴点物件改改运,水晶和玉这两个老伙计就常被拎出来比较。
水晶更胜一筹
要说招财的急先锋,还得看水晶。特别是那种通透得像山泉水的白水晶,放在太阳底下能折射出七彩色,活脱脱把水光的灵动都锁在里头。而黄水晶更像秋收时节的稻浪,金灿灿的带着丰饶的暗示。见过卖干货的老李没?手腕上那串水晶珠子盘得油亮,他说每次戴着去进货,总能碰上爽快买单的主顾。
水晶有个妙处,它不挑人。哪怕是对这些一窍不通的生手,随便选个圆润的款式,放在办公桌左手边——喏,这就是最简单的聚财阵。不像有些物件还得讲究生辰八字,水晶就像个好脾气的老会计,默默地帮你把财运流水账理清楚。
玉石讲究机缘
玉石倒是也能补水,但它的路数更像春雨,讲究个润物细无声。见过菜市场那位猪肉摊主王姐吧?她常年戴着个青玉镯子,说是某年发大水后在地摊上捡的漏。说也奇怪,自打戴上后,摊子上的肉总比别家先卖完。不过玉这东西邪性,有些人戴着反而犯迷糊,就像旱地里硬要种荷花,怎么看都不对劲。
挑玉比选水晶费心思多了。得看纹路是不是像流动的河脉,颜色能不能让人想起初融的溪水。最忌讳那些干巴巴的料子,雕得再精美也像旱季的河床,不仅补不了水,反而把人的运势也吸干了。所以民间常说"玉随有缘人",强求不得。
两者搭配更妙
广东茶楼里常能看见有意思的搭配:老板们左手水晶手链,腰间别着枚白玉平安扣。这倒暗合了五行相生的道理——水晶负责招财开源,玉石专管守财固本,活像生意场上的黄金搭档。有个做茶叶批发的潮汕人,总爱把黄水晶和墨玉貔貅串在一起,说这是"旱涝保收"的组合。
不过要提醒的是,别弄得浑身丁零当啷像移动的饰品架。关键部位点缀一两样就够了,好比烧菜撒盐,分寸刚好才能吊出鲜味。见过最聪明的做法,是在钱包暗格里塞块拇指大的海蓝宝,既补了水运,又不显得刻意。
说到底,这些物件终究是辅助。就像再好的水壶也得有人去打水,真要旺财,还得配上勤快劲儿。村口小卖部的阿婆说得实在:"戴金戴银不如戴个笑脸,客人才愿意往你柜台前凑。"哪天要是看见谁戴着水晶玉器还愁眉苦脸,那多半是没悟透这里头的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