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迎财神 放鞭炮有何寓意

小编

窗外的鞭炮声噼里啪啦炸响,红纸屑像蝴蝶般在巷子里飞舞,邻居家大门上的财神年画金灿灿地反着光。这热闹劲儿总让人莫名跟着高兴,可转念一想:为啥家家户户非得赶在这天把财神“迎”进门呢?这震天响的鞭炮又藏着什么讲究?

讨个头

为什么要迎财神 放鞭炮有何寓意

老话说“财神到家,越过越发”,这迎财神哪是真指望神仙扛着金元宝入户?不过是盼着新年能有个旺气儿。你看那财神像,不是捧聚宝盆就是托金元宝,老百姓就爱这些具象的好兆头。就像端午节挂艾草不为驱鬼,清明插柳不图遮阳,这些老习俗早把对日子的盼头都揉进了具体物件里。摆上财神像那一刻,心里头先给自己种了颗希望的种子。

响声驱晦气

鞭炮这玩意儿,说起来比财神爷的资历还老。早年间人们信那噼啪声能吓跑叫“年”的怪兽,后来演变成了崩走晦气的意思。想想也有趣——过去一年里憋屈的、懊恼的、不如意的,仿佛都能随着满地红碎屑一并扫走。现在虽说都知道空气污染,可偶尔听个响,倒像给心里淤堵的地方猛地通了通,难怪连城里禁放区的人都爱买两串电子鞭炮应景儿。

人情味儿浓

迎财神从来不是独门独户的事儿。谁家请了尊新财神像,左邻右舍总要凑过去摸两把“沾财气”,主人家便抓把糖果塞过来。这些年时兴在朋友圈发“接财神”的动态,看似变了形式,其实骨子里还是那份热络。鞭炮声一响,整条街的人都像被绳儿拴着似的探出头来,张家的孩子尖叫着捂耳朵,李家婆婆笑着骂两句“败家钱”,这烟火气比财神爷本身更暖人心。

老理新讲究

如今迎财神也有了新玩法。有人掐着手机倒计时抢电子头香,年轻人把财神p成表情包斗图,还有商家搞出扫码迎财神的噱头。可细琢磨,这些新鲜样儿里裹着的,还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那点念想。就像放鞭炮衍生出环保型礼花,形式在变,里头求顺遂的心从没变过。倒显得那些执着于“必须凌晨五点迎神”“鞭炮非得三万响”的刻板规矩,反而丢了本意。

说到底,这些热闹习俗就像年节里的一碗醪糟,甜丝丝的滋味里泡着人们对日子的温柔期盼。财神会不会真送钱没人计较,鞭炮能不能驱邪也无从考证,但那份把平凡日子过出仪式感的用心,才是最金贵的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