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仲春是几月,仲春是什么时候

小编

春意渐浓,微风拂过枝头的新绿,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花苞的清香。这时候总有人问:"仲春到底是几月?"其实答案很简单,但背后却藏着许多有趣的季节故事。

仲春是农历二月

古人把春天分成三部分:孟春、仲春、暮春。就像把蛋糕切成三块,仲春就是中间最甜的那块。按农历算,二月就是仲春,大约在阳历3月中到4月中。这时候最明显的变化是,白天明显变长了,太阳晒在脸上暖融融的,但早晚还得披件薄外套。

揭秘仲春是几月,仲春是什么时候

走在乡间小路上,能看到油菜花开得正旺,金灿灿的像打翻的颜料桶。农民伯伯开始忙着给冬小麦追肥,城里人也爱在这个时节去郊外踏青。老话说"二月休把棉衣撤",意思是虽然中午暖和,但早晚温差大,衣服别减得太急。

最明显的季节信号

要判断是不是到了仲春,根本不用翻日历。看看窗外就知道了:柳条抽出嫩芽,像小姑娘扎的绿丝带;桃树李树比赛似的开花,白的粉的挤满枝头;蚂蚁排着队从洞里爬出来,麻雀在屋檐下叽叽喳喳吵着筑巢。特别是清明前后,细雨绵绵的天气多了起来,空气里总带着潮湿的青草味。

菜市场里,香椿芽、荠菜这些时令野菜开始上市,主妇们喜欢买来拌豆腐或包饺子。公园里总能看到放风筝的老人和孩子,风筝线把蓝天分割成各种形状。这些活生生的画面,比任何日历都准。

容易搞混的时间点

有人会把春分(3月21日左右)当作仲春开始的标志,其实春分更像是个"中场休息"的记号。就像煮饺子时点凉水,春分是提醒我们春天走到一半了。而真正的仲春,要等到春分过后,草木长得更旺盛时才算完全展开。

还有惊蛰这个节气也常让人困惑。虽然虫子们开始苏醒,但北方可能还会倒春寒。就像去年三月,我家阳台的花盆里,早上还结着薄冰,中午就晒得冒热气。所以看节气不如观察身边的事物更靠谱。

不同地方的仲春

在江南,仲春时节已经可以穿单衣了。小河边的芦苇冒出尖尖角,茶园里开始采摘明前茶。而东北可能才刚化冻,黑土地冒着热气,树枝上的芽苞还裹着深褐色的外衣。广东就更早了,木棉花都开败了,芒果树上挂着小果子。所以同样叫仲春,南北能差出大半个月。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这时候最爱和小伙伴去挖刚冒头的茅针,剥开嫩叶吃里面甜丝丝的穗穗。现在城里孩子可能连茅针是什么都不知道,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季节记忆——比如校服外套系在腰间,放学路上买根草莓味的冰棍。

藏在生活里的智慧

古人定这些节气不是闲着没事干。二月要"祭土地",其实是提醒该准备春耕;"吃春饼"是为了补充冬天消耗的体力。现在虽然不用种地,但这些传统里藏着顺应自然的道理。就像办公室窗台上的多肉植物,这个季节会突然冒出好多新叶片,提醒主人该开窗通风了。

最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外卖平台上,这个月凉拌菜的销量明显上升,奶茶店开始推樱花味新品,连健身房都挂出"三月不减肥"的标语——你看,现代生活里照样能找到仲春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