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长安城的钟声刚刚敲过三更,李世民忽然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竟站在一条雾气弥漫的小路上,四周寂静无声,只有远处隐约传来流水声……
地府初探
李世民沿着小路向前走,雾气渐渐散开,眼前出现一座黑石拱桥,桥头立着块斑驳的石碑,上面刻着"奈何桥"三个大字。他心头一惊,正犹豫时,桥对面走来个提着灯笼的白发老人。
"陛下不必惊慌,"老人作揖道,"阎君知您阳寿未尽,特请来地府一游。"李世民这才发现,老人灯笼里跳动的竟是幽蓝色的火焰。
生死簿现
跟着老人来到座朱红色的大殿,殿中摆着本金光闪闪的巨册。老人翻开书页,李世民赫然看见自己的名字——"贞观二十三年"几个字格外刺眼。他猛然想起,今年正是贞观二十三年。
"这..."李世民声音发颤。老人却笑道:"命数虽定,行善可添寿。"说着指向后面几行小字,记载着他减免赋税、兴修水利的功德。
轮回镜奇
转过偏殿,有面青铜古镜悬在廊下。老人示意李世民往镜中看,镜面竟浮现出长安城的景象:百姓们在新建的义仓前排队领粮,孩童们在官办学堂里读书。
忽然镜中画面一变,变成饿殍遍野的惨状。老人解释道:"这是若您不行仁政的后果。"李世民冷汗,对着镜子深深一揖。
阎君赠言
来到正殿,阎罗王正伏案批阅文书。见李世民进来,放下朱笔道:"人间帝王见朕不跪?"李世民不卑不亢:"阴阳殊途,各司其职。"阎君闻言大笑,赐座看茶。
临别时,阎君赠他十二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即天心。"话音刚落,李世民忽觉天旋地转。
梦醒时分
再睁眼时,已是晨光满窗。侍从惊慌来报:"陛下昏迷三日了!"李世民摸摸袖袋,竟摸出片枯黄的槐叶——那正是地府路上最常见的树。他立即召集群臣,将赋税再减三成,并下诏广设医馆。
此后每逢重大决策,李世民总会梦见那片幽蓝的灯笼火光。而史官发现,皇帝批阅奏折时,常不自觉地望向案头那片压在砚台下的枯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