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既济格局是什么命 八字水火既济解析

小编

水火既济格局是八字命理学中的一种特殊格局,代表着阴阳和谐、水火相济的状态。了解这种格局的成格条件、性格特点、运势以及与其他格局的区别,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命主的命运。

概念

水火既济:源于《易经》中的第六十三卦,上卦为坎(水),下卦为离(火),象征着水火相交、阴阳和谐的状态。

既济卦的含义:既济卦的“既”表示已经完成,“济”表示和谐。既济卦象征着万事都已经渡过,皆济之时,表明事情已经成功到达目的地。

成格条件

日干要求:日干为壬癸水或丙丁火。

五行平衡:柱中其他干支皆水火或水火两行气势强旺,且无能够破格的土、金、木。

力量对比:水火相互克耗,气势基本均衡,水要稍弱一些,以凸显对火的压制能力。

位置关系:水一定要在天干透出,不可只是暗藏地支,这样贵气不显。

阴阳调和

性格温和:水火既济代表着阴阳调和,命主性格温和,待人接物圆融,适应能力强。

思维敏捷:命主思维敏捷,善于沟通和表达,情感丰富,富有同情心和包容力。

事业运势

事业发展顺利:命主在事业上往往发展顺利,贵人相助,擅长协调和沟通,适合从事公关、外交等行业。

领导能力: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能统筹全局,财运亨通,收入稳定。

感情运势

水火既济格局是什么命 八字水火既济解析

感情和谐:命主感情生活和谐美满,异性缘佳,容易遇到心仪的对象,婚姻稳定,夫妻恩爱。

稳定性:婚姻和感情生活较为稳定,不容易出现波折。

行运喜忌

水运:水旺火弱者宜行火运,以补火之不足。

火运:火旺水弱者宜行水运,以制火之过旺。

土运:岁运若逢强旺之土,可以扭转格局气势,使命局变为正格。

金运:岁运若逢强旺之金,可以扭转格局气势,使命局变为正格。

木运:岁运逢强旺之木,可以通水火之关,使格局变为三气成象。

成功案例

名利双收:水火既济格局的人往往名利双收,成功之象,但需防物极必反,初吉后凶。

富贵命格:八字入水火既济格,其人将易得富贵,少受贫寒。

与水火交战的区分

天干地支的冲突:水火既济格局中,天干地支不应有明显的冲突,如壬丙冲、癸丁冲等。

性格与情绪:水火既济格局的人性格温和,情绪稳定,而水火交战的人性格急躁,情绪不稳定。

健康与疾病:水火既济格局的人身体健康,而水火交战的人可能因五行失衡引发健康问题。

其他注意事项

富贵程度:水火既济格局被认为是比较吉利的命格,富贵程度较高。

盛极将衰:既济卦也预示着盛极将衰,命主需保持谨慎,防患于未然。

水火既济格局是八字命理学中的一种特殊格局,代表着阴阳和谐、水火相济的状态。其成格条件包括日干为壬癸水或丙丁火,五行平衡,力量对比适宜,位置关系正确。命主性格温和,事业和感情运势良好,但需注意盛极将衰的道理。与其他格局相比,水火既济格局的命主更容易获得成功和富贵。

水火既济格局在八字中的具体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成格条件:水火既济格要求日干为壬癸水或丙丁火,且八字中其他干支多为水火或水火两行气势强旺。水火相互克耗,但气势基本均衡,不能有能够破坏格局的土、金、木。

2. 性格特征:水火既济的人性格温和,待人接物圆融,适应能力强,思维敏捷,善于沟通和表达,情感丰富,富有同情心和包容力。

3. 事业运势:这类人事业发展顺利,贵人相助,擅长协调和沟通,适合从事公关、外交等行业。他们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能统筹全局,财运亨通,收入稳定。

4. 健康运势:水火既济的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抵抗力强,不易生病,心理状态良好,情绪稳定。

5. 其他特点:他们人际关系良好,朋友众多,兴趣广泛,精神世界丰富,追求内心的宁静。

水火既济格局的人性格特点如下:

1. 智慧与热情并存:水火既济的人兼具水的智慧和火的热情,能够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找到平衡。

2. 性格复杂多面:这类人性格复杂,既有外向的热情,又有内向的沉稳,情绪起伏较大。

3. 聪明机智:水火既济的人通常聪明、机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4. 事业心强:他们在事业上往往有较强的进取心和领导能力,适合从事需要智慧和热情的职业。

5. 情感丰富:水火既济的人情感丰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能够在家庭和社交中发挥积极作用。

6. 健康意识强:他们通常关注身心健康,能够平衡工作与生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以下是一些水火既济格局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案例:

民国鲁迅

八字:辛 丁 壬 癸巳 酉 戌 卯

分析:鲁迅在36岁之后,命局中癸水克制丁火忌神,开始弃医从文,以写作谋生。46岁时,天干壬水合绊丁火,地支辰土冲戌,冲开财库,靠写作赚大钱,名气影响力很大,名利双收。

毛教员

八字:癸 甲 丁 甲巳 子 酉 辰

分析:毛教员从小出身于小地主家庭,帮忙记过账,后来去长沙经营书店,小赚了一笔。他以写作出名,包括书法、诗词双绝,以及后来整理生平文章而成的《毛选》。通过实践创造了伟大的理论,是不可多得的红色经典。当时战争年代靠写作就赚取了很多稿费,解决了一部分经费问题,建国后还拿出稿费来资助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