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著名剧种花鼓戏的专业剧团一览

小编

湖南花鼓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众多专业剧团,这些剧团在传承和发展花鼓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湖南花鼓戏专业剧团及其相关信息。

湖南著名剧种花鼓戏的专业剧团一览

湖南省花鼓戏剧院

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是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的省级重点表演艺术团体,始建于1953年,现更名为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剧院创作了《三里湾》《补锅》《打铜锣》《沙家浜》《野鸭洲》《刘海戏金蟾》等一大批蜚声全国的精品力作。

湖南省花鼓戏剧院不仅是湖南省花鼓戏的代表,也是全国花鼓戏艺术的重要传承单位。其丰富的剧目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使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长沙市花鼓戏剧院

长沙市花鼓戏剧院成立于1953年,是湖南省花鼓戏剧种之一,主要以长沙方言为舞台语言。剧院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演出剧目著称,代表剧目包括《刘海砍樵》《打铜锣》《补锅》等。

长沙市花鼓戏剧院在传承和发展长沙花鼓戏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其演出剧目深受观众喜爱,并在国内外多次获奖,提升了湖南花鼓戏的影响力。

岳阳市花鼓戏剧团

岳阳市花鼓戏剧团成立于1951年,是湖南省建团最早的专业院团之一,属长沙花鼓戏剧种之益阳路子。现有演职人员52人,其中副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18人。岳阳市花鼓戏剧团以其强大的演职队伍和丰富的演出经验著称,是湖南省花鼓戏的重要演出团体之一,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奖项。

益阳市花鼓戏剧团

益阳市花鼓戏剧团成立于1951年,位于益阳市五一西路12号,是湖南建团最早的专业院团之一,属长沙花鼓戏剧种之益阳路子。现有演职人员52人,其中副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18人。

益阳市花鼓戏剧团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演出阵容著称,是湖南省花鼓戏的重要代表之一,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奖项,推动了花鼓戏的发展。

屈原管理区花鼓戏剧团

屈原管理区花鼓戏剧团成立于1992年,由谢玉超创办,年演超300场,广受欢迎。剧团创作并演出了《美政》等佳作,同时培育非遗传人近百人。屈原管理区花鼓戏剧团在传承和发展花鼓戏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通过不断创新和演出,提升了花鼓戏的社会影响力和艺术价值。

株洲市花鼓戏剧团

株洲市花鼓戏剧团是湖南省内知名的花鼓戏演出团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演出剧目著称,代表剧目包括《茶山情歌》等。株洲市花鼓戏剧团在传承和发展株洲花鼓戏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其演出剧目深受观众喜爱,并在国内外多次获奖,提升了湖南花鼓戏的影响力。

湘潭市花鼓艺术剧院

湘潭市花鼓艺术剧院是湖南省内知名的花鼓戏演出团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演出剧目著称,代表剧目包括《刘海砍樵》等。湘潭市花鼓艺术剧院在传承和发展湘潭花鼓戏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其演出剧目深受观众喜爱,并在国内外多次获奖,提升了湖南花鼓戏的影响力。

湖南花鼓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众多专业剧团,这些剧团在传承和发展花鼓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湖南省花鼓戏剧院、长沙市花鼓戏剧院、岳阳市花鼓戏剧团和益阳市花鼓戏剧团是其中的佼佼者,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提升了湖南花鼓戏的艺术影响力和社会地位。

花鼓戏的起源时间通常认为是在清代,具体时间大约在清嘉庆年间(1796-1820),甚至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年间(1662-1722)。

花鼓戏的主要流行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等地。

花鼓戏的传统剧目非常丰富,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剧目:

1. 刘海砍樵:这是湖南花鼓戏中最著名的剧目之一,讲述了青年农民刘海与村姑胡秀英恋爱成婚的故事。

2. 补锅:该剧讲述了一位女青年与补锅匠相爱,并帮助母亲转变观念的故事,反映了农村青年男女的新风尚。

3. 打铜锣:剧本根据柯兰小说《三打铜锣》改编,讲述了社员蔡九坚持原则,批评教育自私的林大娘的故事。

4. 三里湾:该剧根据赵树理同名小说改编,描写了农村合作社中的矛盾和冲突,展现了农村生活的风貌。

5. 讨学钱:这是一出小丑、二旦代表性剧目,讲述了塾师张先生向陈大娘家催讨学钱的故事。

6. 芦林会:描写穷秀才姜诗与妻子庞三娘的悲欢离合,情感真挚动人。

7. 山伯访友:这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一折,讲述了梁山伯应祝英台之约前去祝家庄与祝九妹订亲的故事。

8. 送表妹:讲述了德姑娘与表哥田伢子的爱情故事,充满了喜剧色彩。

9. 小姑贤:写婆婆虐待媳妇,小姑桂妹子贤淑聪慧,最终劝母悔悟,一家和睦。

这些剧目大多反映民间生活,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厚,深受观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