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诗词歌赋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赋

小编

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节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以其为背景创作诗词歌赋。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也展现了中秋节的丰富文化内涵。以下是一些关于中秋节的经典诗词歌赋及其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在这首词中以豪放洒脱的笔触,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感慨。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成为中秋佳节的经典名句,寄托了人们对团圆的美好愿望。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通过对明月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展现了中秋夜明月共照天下的美好景象,而“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则深刻反映了中秋夜思念之情。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在这首诗中通过描写静夜中的月光,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中秋夜游子思乡之情,广为流传。

余君君《望月抒怀》

中秋玉镜照无眠,追昔思今绪万千。佳节重逢人已老,故乡一别月长圆。举杯且喜题新句,登阁高歌忆旧篇。滚滚红尘飘不尽,悠悠往事似云烟。

余君君在这首诗中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和过去岁月的怀念之情。诗中“佳节重逢人已老,故乡一别月长圆”一句,深刻反映了中秋团圆的主题。

陈首儒《坡底韵 望月》

皎洁蟾辉洒我家,凭窗清韵映光华。倾情玉兔捣灵药,醉意吴刚赏桂花。举酒闲吟深院月,抱琴慢唱散余霞。云途欲借登天路,共与嫦娥细品茶。

陈首儒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月宫、玉兔等中秋元素的描写,表达了对中秋节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举酒闲吟深院月,抱琴慢唱散余霞”展现了中秋夜宁静祥和的景象。

老舍《四世同堂》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通过对中秋节前后北平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中秋节的祥和与美好。文中“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描绘了中秋夜晴朗明亮的景象,体现了人们对中秋节的喜爱。

林清玄《月到天心》

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实是,每一个心中有一片月,它独一无二、光明湛然,当月亮照耀我们时,它反映着月光,感觉天上的月亮也是心中的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葬,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

林清玄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对月亮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感悟。文中“每个人心中有一片月”展现了月亮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节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以其为背景创作诗词歌赋。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也展现了中秋节的丰富文化内涵。无论是苏轼的《水调歌头》、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还是现代诗人余君君的《望月抒怀》,这些诗词都寄托了人们对团圆的美好愿望,成为了中秋佳节的经典名句。

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丰富多彩,既有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有神话故事的点缀。以下是对中秋节起源和传说的详细探讨:

中秋节的起源

历史记载:最早见于《周礼》,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农业生产:与秋季丰收有关,农民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

节日演变:从古代帝王祭祀活动到民间传统节日,唐代成为固定节日,宋朝盛行。

中秋节的传说

嫦娥奔月:后羿之妻嫦娥偷食不死药,飞升至月宫,成为月宫仙子。

吴刚伐桂:吴刚因犯错被贬至月宫,伐桂树,树创即合,永无休止。

玉兔捣药:月宫中玉兔捣药,象征长生不老。

唐明皇游月宫:唐明皇梦游月宫,得《霓裳羽衣曲》,中秋赏月习俗由此而来。

朱元璋月饼起义:利用月饼传递起义信息,成功推翻元朝统治。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包括:

1. 祭月、拜月神:在中秋之夜,人们会在庭院中摆设香案,供奉月饼、西瓜等祭品,祭拜月神,祈求平安和团圆。

2. 赏月:家人团聚,共同欣赏明亮的圆月,象征着团圆和美好。这一习俗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

3. 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象征,寓意团圆和美满。人们会将月饼切成小块,与家人分享。

4. 燃灯赏月:人们会悬挂各式各样的灯笼,点亮夜空,增添节日氛围。

5. 饮桂花酒:在中秋之夜,饮用桂花酒,享受团圆的温馨时刻。

6. 玩花灯:一些地方的人们会在中秋节玩花灯,增添节日的乐趣。

7. 舞龙舞狮:在一些地区,中秋节还有舞龙舞狮的习俗,庆祝丰收和团圆。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赋中,最著名的当属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成为了中秋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在丙辰年(1076年)中秋之夜,因思念弟弟苏辙而作。词中通过对明月的追问,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亲人朋友的深切思念。词中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传达了对团圆的美好祝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这首词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中秋节的庆祝活动中被广泛传唱,深受人们喜爱。

中秋节的诗词歌赋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