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有什么民俗活动?大寒三候分别是什么意思?

小编

大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结束和春天的临近。它不仅具有明显的气候特点,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以下将详细介绍大寒的民俗活动及其三候的含义。

大寒迎年

大寒时节常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民间有“大寒迎年”的说法。这个时期,人们会进行一系列活动,如食糯、纵饮、除尘、糊窗、蒸供、赶婚、趁墟、洗浴、贴年红等。

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寒冷天气的应对,还寄托了对来年丰收、健康、团圆的美好期望。特别是除尘和糊窗,象征着除旧迎新,迎接新的一年。

尾牙祭

尾牙祭是商家在年尾举行的祭祀活动,也称为“做牙”或“做牙祭”。尾牙祭通常在农历十二月十六日进行,商家会宴请员工,以犒赏过去一年的辛劳。尾牙祭不仅是祭祀活动,更是企业年终总结和员工激励的重要场合。现代社会的年会也源于此。

除尘

大寒时节,家家户户会进行大扫除,称为“扫尘”或“除尘”。除尘时要忌言语,讲究“闷声发财”。除尘象征着扫除一年的晦气和不顺,迎接新的一年的好运和吉祥。

祭灶

祭灶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进行的,用关东糖涂抹在灶王爷嘴上,寓意“上天言好事,下届保平安”。祭灶是对灶王爷的敬仰和感激,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平安、吉祥。

迎春

大寒时节,人们开始为春节做准备,包括写春联、准备年货、腌制腊肠、腊肉等。这些活动充满了浓郁的年味,体现了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喜悦。

鸡始乳

大寒一候是“鸡乳”,即母鸡开始孵小鸡。这是因为母鸡下蛋需要一定的阳光,大寒时节光照增加,母鸡可以下蛋繁衍。鸡始乳反映了自然界动物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反应,也预示着春天的临近。

征鸟厉疾

大寒二候是“征鸟厉疾”,指鹰隼等猛禽在大寒时节捕食能力最强,常常盘旋于空中捕食以补充能量。征鸟厉疾显示了猛禽在寒冷天气中的生存策略,也反映了自然界的残酷和生存竞争。

水泽腹坚

大寒三候是“水泽腹坚”,即水域中的冰结到最厚,整个冰面变得非常坚固。水泽腹坚不仅是寒冷天气的极致表现,也预示着春天临近,冰雪将消融。

大寒节气不仅标志着冬季的寒冷极致,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从食糯、纵饮到除尘、祭灶,再到尾牙祭和迎春,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寒冷天气的应对,还寄托了对来年的美好期望。大寒三候则通过鸡始乳、征鸟厉疾和水泽腹坚,生动地描绘了冬季的自然现象和季节变化。

大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在这个时节,养生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养生方法:

起居养生

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的潜藏。建议在太阳出来后再起床,避免寒邪侵袭。

防寒保暖:特别注意头颈部、胸背部和脚部的保暖,外出时戴帽子、围巾和手套,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饮食养生

温补为主:多食用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糯米、高粱米、大枣、核桃、桂圆、荔枝等,以驱寒保暖,增强身体抵抗力。

减咸增苦:大寒节气的饮食应遵守保阴潜阳的原则,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

避免生冷:切忌食用黏硬、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

运动养生

适度运动: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出汗过多,损伤阳气。

室外活动:尽量在太阳出来后进行室外活动,建议在下午较暖和时锻炼。

保健养生

防颈寒、防鼻寒、防肺寒、防腰寒、防足寒:戴围巾穿立领装,晨起用冷水搓鼻,喝热粥,双手搓腰,热水泡脚等,以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艾灸疗法:选取具有温阳散寒作用的穴位进行艾灸,如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神阙、百会、合谷等。

情志养生

保持心情愉悦:大寒时节天气寒冷,容易情绪低落,应通过听音乐、看书、与朋友交流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大寒时节,各地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庙会活动,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庙会信息:

北京

东岳庙庙会:2025年1月29日至2月2日(大年初一至初五),在北京东岳庙(北京民俗博物馆)举办。庙会包括主题文化市集、舞狮主题表演、馆藏精品文物展览、传统特色祈福文化会场四大板块。

地坛春节文化庙会:正在紧张筹备中,预计在大寒时节后不久开幕,地点在北京市东城区地坛公园。

河北

京畿燕赵民俗大庙会:2025年1月30日至2月3日(大年初二至初六)和2月11日至13日(正月十四至十六),在石家庄市鹿泉区土门关驿道小镇举行。庙会包括传统战鼓、河北梆子等经典非遗项目展演,以及美食大赛、才艺大比拼、现代灯光秀等互动娱乐活动。

山东

红高粱影视城新春大庙会:2025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在山东胶州红高粱影视城举办。庙会包括舞狮、舞龙、高跷、秧歌、茂腔等多种传统民俗表演,以及非遗传承体验区、民俗小吃村等项目。

明水古城、周村古商城、台儿庄古城、尼山圣境、莒国古城:这些山东各地的古城在春节期间都会举行各种民俗活动和庙会,游客可以欣赏到舞龙舞狮、民间艺人表演和传统手工艺展示等。

河南

道口古镇庙会、商丘火神台庙会:在大寒时节,河南的道口古镇和商丘火神台等地会举行热闹的庙会活动,庆祝新年的到来。

大寒三候对农事活动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寒有什么民俗活动?大寒三候分别是什么意思?

北方地区的农事活动

1. 积肥、造肥:

大寒时节,北方地区白茫茫一片,冰天雪地,基本上无法种植作物。农民主要进行积肥和造肥工作,以涵养土地,便于明年的耕种。

2. 加强牲畜的防寒防冻:

由于天气寒冷,农民需要加强对牲畜的防寒防冻措施,确保牲畜安全过冬。

南方地区的农事活动

1. 小麦、油菜的田间管理:

南方地区在大寒时节需要对小麦、油菜等作物进行田间管理,进行冬季追施肥料,并积极实施防寒防冻、加强水利工程等措施。

2. 捉田鼠:

广东岭南地区素有在大寒节气捉田鼠的习俗,此时作物已收割完毕,田鼠窝多显露出来,成为当地集中消灭田鼠的重要时机。

具体的农事活动建议

1. 蔬菜管理:

及时移栽,加强管理。在下旬定植中小拱棚甘蓝、番茄,定植前应提前5-7天扣棚升温,选晴天上午定植,并加盖草苫保温促进缓苗。

对基肥不足的大棚可在大寒后,在作物的大沟内追施有机肥,翻入土壤中并及时浇水,可提高后期产量。

继续做好病害防治,加强对灰霉病、叶霉病、疫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的防治。

2. 果树管理:

落叶果树继续修剪,剪去弱枝、病虫枝和枯枝,短截已结果的枝条。

做好抗寒防冻工作,如柑橘、杨梅等果树需要在极端低温下采取防冻措施,如覆盖保温膜、涂白等。

在春梢萌动前完成清园,喷药消灭越冬病害虫,施重肥,利用果园间种绿肥。

3. 畜牧管理:

继续做好栏舍保暖工作,确保家畜饮水温度不能过低,有条件的最好喂给温水。

草食动物继续要给予人工补饲,必要时增加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