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几月几日,2025年大暑是哪天?

小编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最炎热时期。了解2025年大暑的具体日期和相关的气候、习俗及养生建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高温天气。

公历日期

大暑通常出现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时。

农历日期

大暑在农历上的具体日期每年并不固定,因为农历是阴阳历。

高温酷热

大暑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气温最高的时期,尤其是在“三伏天”的“中伏”前后。

雷暴和台风频繁

大暑时节,雷暴和台风频繁,常伴有大的雷雨出现,这有助于减弱暑湿,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饮食习俗

吃凉性食物:如粤东南地区的仙草、台湾地区的凤梨、福建莆田的荔枝和羊肉等。

吃热性食物:如湘中、湘北的童子鸡、湘东南的姜、鲁南的暑羊等。

其他习俗

饮伏茶:由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晒伏姜:将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晒干后食用,有助于驱寒暖胃。

烧伏香:在大暑这天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

防暑降温

多喝水:补充因出汗过多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避免剧烈运动:在高温时段尽量选择轻度运动,如散步。

饮食调养

多吃清凉食物:如绿豆汤、冬瓜汤、西瓜等,有助于清热解暑。

适量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等,有助于健脾开胃。

其他养生建议

保持良好睡眠:夏季晚睡早起,适当午休,保持心神宁静。

科学健身:选择适合夏季的轻度运动,如太极拳、慢跑等,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中暑。

2025年大暑的时间是7月22日21:29,星期二。大暑时节,气温高、湿度大、雷暴和台风频繁,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时期。民间有许多习俗,如吃凉性和热性食物、饮伏茶、晒伏姜和烧伏香等,以应对高温天气。养生方面,应注重防暑降温、饮食调养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的到来。以下是一些大暑的传统习俗:

饮伏茶

伏茶是三伏天喝的茶,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具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如今温州地区还保留着这个习俗。

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烧伏香

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常出现旱、涝、风灾,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将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吃凤梨

在台湾,大暑期间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其他习俗

斗蟋蟀: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

喝暑羊: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

大暑期间,气温达到一年中的高峰,湿热交蒸,养生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大暑期间养生的建议:

起居养生

晚睡早起:顺应夏季的自然气候,适当晚睡但不应迟于23时,早上5~6点起床,有午睡条件者,每天中午最好能睡上半小时至1小时的午觉。

避暑降温: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

户外防护:外出时做好防护,涂防晒霜、戴遮阳帽、撑遮阳伞,尽量选择透气衣物。

饮食养生

清淡饮食: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药、莲藕、绿豆、薏仁等,避免伤及肠胃道功能。

消暑清热:食用具有清热解暑、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如绿豆汤、西瓜皮凉茶等。

益气养阴:适当补充益气养阴的食物,如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

运动养生

少动多静:遵循“少动多静”的原则,避免剧烈运动,选择和缓的运动项目,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

适当运动:在气温相对不高的清晨或傍晚进行运动,注意补充水分。

情志养生

调节情绪:大暑时节,人们情绪容易烦躁,应注意进行日常自我调节,保持心境清静,避免不良刺激。

其他养生建议

防三病:注意预防中暑、肠道疾病和热中风。

四不做:避免剧烈运动、过分贪凉、熬夜和洗凉水澡。

大暑时节,正值夏季高温,选择一些适合的水果不仅能消暑解渴,还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以下是一些在大暑时节推荐的水果:

1. 西瓜:西瓜是夏季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含有高水分和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消暑除烦、止渴利尿的功效,被称为“天然白虎汤”。

2. 哈密瓜:哈密瓜有“瓜中之王”的美称,清凉消暑,除烦热,生津止渴,是夏季解暑的佳品,但性凉不宜过量食用。

3. 水蜜桃:水蜜桃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提供多种热量和水分,口感清凉爽口,但胃肠功能不良者及老人小孩不宜多吃。

4. 李子:李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85%都是水分,有助于缓解饥渴,增加饱腹感,是理想的减肥食品。

5. 桃子:桃子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和纤维素,有助于皮肤健康和免疫系统功能,具有消暑止渴的功效。

6. 荔枝:荔枝能补充人体大量水分,起到清凉消暑的作用,但性热,阴虚火旺、舌苔发红、有内热的人不宜多吃。

7. 葡萄:葡萄富含水分和抗氧化剂,如多酚和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消化和维持肠道健康。

8. 椰子:椰汁和椰肉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具有清凉消暑、生津止渴的功效,但体热的人不宜常吃。

大暑是几月几日,2025年大暑是哪天?

9. 龙眼:龙眼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葡萄糖和蔗糖,具有补血、补气的作用,适合夏季食用。

10. 蓝莓:蓝莓富含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活性,有助于保护视力、防止脑神经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