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送亲的礼仪和穿着打扮在婚礼中占据重要地位,既体现了女方家的尊重和体面,也反映了当地的婚俗文化。以下是关于女方送亲礼仪和穿着打扮的详细说明。
送亲人员选择
长辈优先:一般情况下,女方会邀请直系叔伯担任送亲的角色,如果没有直系叔伯,则选择最亲近、最有威望的长者。
权威地位:送亲者需要长相端庄、举止大方,有权威地位,能够端得住架子。
送亲物品
离娘肉:男方需在迎娶前一天送给女方一袋面和一块带有七根肋条的猪肉,寓意新娘离开娘家,另立门户。
其他物品:通常还会带上离娘面、红葡萄酒和芹菜等,寓意女儿尽管出嫁了,但一半还在娘家,不能分离。
送亲路线
送亲路线要选择平坦大道,避免回头路,寓意婚后生活平坦顺利。
送亲礼仪
等待男方接应:送亲者要等到男方派人来接才能进屋,吃饭时要分桌而坐,男方派人陪宴。
行为规范:送亲者在席间要保持庄重,少喝酒、少吃饭,饭后简短嘱咐新娘后即离去。
颜色选择
避免不吉利颜色:送亲者应避免穿白色、黑色或大红色衣服,以免与新人的婚纱或礼服撞色。
喜庆颜色:可以选择红色系、粉色系、紫色系或中性色系,这些颜色既能融入婚礼的喜庆氛围,又能彰显出对新人的祝福。
服装款式
连衣裙:适合未婚年轻女性,展现甜美可爱或温婉大方的气质。
旗袍:适合中年女性,展现优雅气质,不会抢新娘的风头。
套装:适合职场女性或喜欢简约风格的女性,显得干练与大方。
其他注意事项
避免过分暴露:送亲者的服装不能过于暴露,以免给人轻浮的感觉。
着装得体:送亲者应穿着大方得体,避免过于随意或花哨。
礼仪
尊重男方:送亲者应等待男方派人来接,不要擅自进入男方家中。
行为规范:在男方家吃饭时要遵守礼仪,少喝酒、少吃饭,饭后简短嘱咐新娘后即离去。
言辞
祝福语:送亲代表在讲话时应表达祝福语,祝愿新人新婚快乐,幸福美满。
感谢言辞:代表新娘感谢男方家的盛情款待,并祝愿在场所有人幸福。
女方送亲的礼仪和穿着打扮不仅反映了当地的婚俗文化,也体现了女方家的尊重和体面。选择合适的长辈和得体的服装,遵守礼仪和言辞,都能为婚礼增添更多的美好寓意和氛围。
女方送亲的礼仪具体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送亲人员:通常由新娘的舅父、叔伯或表兄弟、堂兄弟等男性长辈担任,且需避免寡妇、孕妇等不吉利的人选。
2. 送亲队伍安排:送亲队伍人数通常为双数,寓意成双成对,队伍中包括新娘的直系亲属和好友。
3. 携带物品:送亲时需携带离娘肉、红皮箱、红包袱、红盆等物品,寓意新娘与娘家的紧密联系和对新生活的美好祝愿。
4. 送亲过程:新娘由家中弟弟或兄长抱上车,送亲队伍跟随在新娘车后,到达男方家后需等待男方派人迎接方可进屋。
5. 入门礼仪:送亲者需在男方家门口等待,由男方家派人迎接,进入家门后需遵循一定的座位安排和礼仪规范。
6. 酒席规矩:送亲者在男方家的酒席上需少饮酒、少吃饭,席间应保持庄重和礼貌,避免过度喧哗或失态。
7. 返程安排:送亲者在完成送亲仪式后,应尽快返程,避免在新郎家过夜,以示对新人的祝福和尊重。
新娘在送亲过程中应该保持优雅和得体,遵循传统习俗,以确保婚礼的顺利进行和新人的幸福美满。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新娘在送亲过程中的表现
穿着得体:避免穿着白色、黑色或其他暗色调的衣服,选择红色或小礼服,搭配合适的鞋子。
保持优雅:在行走时,保持抬头、挺胸、收腹的姿势,避免独自行动,确保伴娘在旁协助整理婚纱。
遵循传统礼仪:在送亲过程中,遵循“送亲要小,接亲要老”的传统,选择小辈亲属送亲,避免孕妇、寡妇等不吉利的送亲人选。
携带离娘肉:在送亲时,带上“离娘肉”,即一块带有七根肋条的猪肉,用红纸包好,并搭配两瓶红葡萄酒和一根芹菜,寓意新娘离开娘家,开始新的生活。
送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送亲人数:送亲的人数通常为双数,寓意成双成对,加上新娘为单数,确保送亲过程顺利。
送亲路线:选择一条平稳顺畅的路线,避免回头路和不吉利的地方,确保送亲过程的安全与顺利。
送亲礼仪:在男方家,送亲者应等男方派人来接才能进屋,吃饭时少喝酒,少吃饭,饭后简短叮嘱新娘几句就离开。
送亲队伍的组成和注意事项如下:
送亲队伍的组成
1. 男性长辈:通常由新娘的舅父、叔伯或表兄弟、堂兄弟担任,代表娘家的形象和权威。
2. 伴娘:未婚的女子,通常是新娘的好友或亲戚,负责陪伴新娘并协助婚礼仪式。
3. 女性友人:新娘的朋友、姐妹等,通常由新人自己安排。
送亲注意事项
1. 避免不吉利的组合:如姑姑和嫂嫂不送亲,因为“姑”同音“孤”,“嫂”同音“扫”,寓意不佳。
2. 人数安排:送亲人数一般为双数,寓意好事成双,通常在5到15人之间。
3. 送亲路线:应避免回头路,寓意新人婚后生活一帆风顺。
4. 穿着禁忌:避免穿白色、黑色等暗色调的衣服,以及过于暴露或花哨的服装。
5. 孕妇不送亲:孕妇通常不被建议参与送亲,以免冲撞新人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