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眉苦脸”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形容人因忧愁而眉头紧锁、哭丧着脸的神情。关于这个成语的五行属性和相关的成语故事,以下是详细的解释和典故。
愁眉
“愁”字的五行属性为金,笔画为13画。在五行中,金代表坚韧和果断,但过旺则容易折断,性格偏激。
“愁”字的五行属性和笔画数反映了其象征意义,即内心的忧愁和压力,这种情绪如果过度,可能会导致性格的偏激和情绪的失控。
苦眉
“苦”字的五行属性为木,笔画为8画。木主仁,喜欢酸味,看到弱势会有同情心,但木太旺则容易心生嫉妒。“苦”字的五行属性和笔画数表明其象征着痛苦和艰难,这种情绪如果长时间存在,可能会影响人的心态和性格,导致内心的不平衡和嫉妒。
脸
“脸”字的五行属性为火,笔画为19画。火主礼,喜欢苦味,举止端庄,但火过旺则容易发怒,脾气暴躁。“脸”字的五行属性和笔画数反映了其象征意义,即情感的表达和情绪的变化。火过旺可能导致情绪失控,影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
故事背景
成语“愁眉苦脸”出自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47回。故事讲述了成老爹因为虞华轩突然改变主意而不卖田,气得愁眉苦脸,不得不亲自出去打发那些乡里人。
这个故事通过具体情境展示了“愁眉苦脸”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意外和挫折时的情绪反应和心理状态。
成语出处
成语“愁眉苦脸”的具体出处是《儒林外史》第47回,描述了成老爹因虞华轩反悔而气恼的情景,形象地描绘了愁眉苦脸的神情。成语的出处为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提供了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了其表达力和社会文化价值。
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愁眉苦脸”常用于形容人在遇到困难或不如意时的表情,如“他最近为了庞大的债务而愁眉苦脸”。现代应用表明,这个成语不仅限于古代情境,仍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反映了人们对情绪表达的共同理解和文化传承。
“愁眉苦脸”这个成语通过其五行属性和具体的故事背景,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面对忧愁和挫折时的情绪反应。成语的出处和现代应用进一步说明了其在语言表达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通过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
愁眉苦脸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忧愁苦恼的样子。以下是愁眉苦脸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反义词
眉飞色舞:形容人非常高兴、兴奋的神态。
喜笑颜开:形容人因高兴而满面笑容。
兴高采烈:形容人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
近义词
愁眉不展:形容忧愁的神色,眉头紧锁。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的样子。
愁眉锁眼:形容忧愁的神色,眉头紧锁。
“愁眉苦脸”这个成语出自元·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对人前巧语花言,背地里愁眉苦脸。”
除了“愁眉苦脸”,还有以下成语可以形容人的表情严肃或忧虑:
1. 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
2. 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3. 心事重重: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
4. 忧心如焚:心里忧愁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忧虑焦急。
5. 愁眉不展: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
6. 愁容满面:形容忧愁满面的样子。
7. 心神不定:形容心神不安定,情绪不宁。
8. 心旷神怡:形容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9. 悠然自得:形容悠闲而舒适。
10. 神清气爽: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
11.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12. 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13. 大惊失色:形容非常惊恐,脸色都变了。
14. 垂头塌翼:比喻情绪低落而精神不振的神态。
15. 敛容屏气:形容有所畏惧而恭敬谨慎,不敢稍微放肆。
16. 道貌岸然:形容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17. 凛若冰霜:比喻态度严肃,不易接近。
18. 正言厉色:形容说话态度严肃,神色严厉。
19. 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20. 不苟言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不随便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