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已久的国酒:茅台酒为什么叫茅台

小编

茅台酒作为中国最著名的白酒之一,其名称“茅台”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下将详细探讨茅台酒名称的由来及其背后的故事。

地名来源

茅台村的命名:茅台酒因产自茅台镇而得名。茅台镇最初并不叫茅台镇,而是叫茅草村。由于当地到处长满茅草,人们称此地为茅草村,简称茅村。清乾隆十年(1745年),清组织开修河道,茅草村成为川盐入黔水陆交接的要冲,日趋繁盛,一度成为拥有6条大街的集镇,茅草也随之消灭,只有寒婆岭下的一个土台上尚长着茅草,于是人们又改称茅草村为茅台村。

四方井的发现:在赤水河东岸发现了一股纯净的泉水,濮僚部落砌了一口四方形的水井,人们便称此地为“四方井”,代替了“马桑湾”。

酒名来源

茅台烧和茅台春:由于茅台村酿成的酒最为甘冽,被称为“茅台烧”或“茅台春”。由于酒质绝佳,闻名遐迩,世人皆知茅台村出产美酒,他处难以仿制,故只要提及酒就必说茅台村的酒最好,久而久之,就以茅台地名简称“茅台酒”或“茅酒”。

茅香:茅台酒具有独特的香味,称为“茅香”,是中国酱香型风格最完美的典型。

起源与发展

远古时期:茅台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茅台镇一带所产的“枸酱酒”已初显风华。

清代兴旺:茅台酒在清代兴旺起来,特别是在乾隆年间,贵州总督张广泗开修赤水河航运,茅台镇成为川盐入黔水陆交接的要冲,促进了茅台酒的发展。

重要事件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此后声名远扬,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白酒的一个关键窗口。

闻名已久的国酒:茅台酒为什么叫茅台

国酒之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茅台酒逐渐进入国际市场,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被誉为“国酒”。

传统工艺

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茅台酒的生产工艺包括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这些工艺使得茅台酒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季节性生产:茅台酒的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历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每个环节都严格遵循古法,确保酒质。

地理环境

茅台镇地处赤水河畔,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酿酒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共同造就了茅台酒的独特风味。

茅台酒之所以被称为“茅台”,主要是因为其产地茅台镇最初被称为茅草村,后因茅草而得名茅台村。茅台村的酒因其绝佳的酒质而闻名遐迩,简称“茅台酒”或“茅酒”。茅台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但在清代达到鼎盛,特别是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后声名远扬。茅台酒的酿造工艺独特,依赖于茅台镇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确保了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

茅台酒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茅台酒,作为中国白酒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卓越的品质,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其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深厚,不仅见证了茅台酒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中国传统酿酒工艺的精湛与独特。

历史渊源

远古时期:据传,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赤水河畔的土著居民濮人便开始酿酒,供奉在长满茅草的土台上祭祀,这种酒被称为“枸酱”。

汉代:文献记载,汉武帝时期,唐蒙出使南越时品尝到枸酱酒,并将其带回长安献给武帝,武帝饮后赞其“甘美之”,这成为茅台酒走出深山的开始。

唐宋时期:茅台酒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贡酒,通过南丝绸之路传播到海外。

清代:茅台镇酒业兴旺,出现了“茅台春”、“茅台烧春”等名酒,1704年,“偈盛烧房”将其产酒正式定名为茅台酒。

近现代: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从此蜚声中外。新中国成立后,茅台酒的发展更是步入了新的辉煌。

文化背景

酿造工艺:茅台酒的酿造工艺独特,采用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等工艺,经过多次蒸馏和陈酿,酒体醇厚,香气浓郁。

品牌传奇:茅台酒的品牌传奇始于其作为宫廷御酒的尊贵地位,随后通过历代传承和创新,逐渐成为中国酒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国酒地位:茅台酒被誉为“国酒”,不仅因其卓越的品质,还因其在中国政治、外交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文化符号:茅台酒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承载着中国传统酿酒工艺和饮酒文化的精髓。

茅台酒的制作工艺和独特配方是其独特品质的关键。茅台酒的酿造过程可以概括为“三高三长”,即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以及基酒生产周期长、大曲贮存时间长、茅台酒基酒酒龄长。以下是茅台酒的制作工艺和独特配方的详细介绍:

茅台酒的制作工艺

制曲:每年端午后开始制造曲药,以小麦为原料,经过破碎、加水、加母曲搅拌,制成曲坯后进行发酵。制曲车间温度常高达40摄氏度以上,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制酒:制酒过程包括投料、蒸煮、摊晾、加曲、堆积、发酵、取酒等环节。茅台酒的生产周期长达一年,需经过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贮存与勾兑:基酒需分型贮存于陶坛中,经过三年以上的贮存后进行勾兑。勾兑是保证茅台酒特有风格的重要环节,不加任何添加物,全部用不同酒龄、不同轮次、不同香型、不同酒度的半成品酒勾兑而成。

检验与包装:勾兑后的酒经检验合格后,采用不透明容器包装出厂。

茅台酒的独特配方

原料:茅台酒的原料为本地优质糯高粱和小麦。高粱皮厚,富含单宁,通过发酵形成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

水源:使用赤水河水,水质优良,富含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为茅台酒的酿造提供了无可比拟的基础条件。

工艺:茅台酒的酿造工艺是历代酒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巧妙地利用酿酒的基本原理,结合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创造出来的。其独特的工艺包括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等。

茅台酒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和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1. 汉朝时期:茅台酒的起源可追溯至汉朝,当时茅台镇一带已产“枸酱酒”。据《史记》记载,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遣唐蒙出使南越,品尝了当地的枸酱酒后,赞其“甘美之”,并留下了“唐蒙饮枸酱而使夜郎”的佳话。这标志着茅台酒的初步成名。

2. 唐宋时期:茅台地区的酿酒工艺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以粮食制曲和酿造谷物酒的工艺,开始酿造蒸馏酒。茅台酒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贡酒,通过南丝绸之路传播到海外。

3. 明清时期:茅台酒的酿造工艺越发精妙,名声逐渐传播至各地。清代诗人郑珍曾咏赞茅台“酒冠黔人国”,标志着其在当时酒界的崇高地位。

4. 近代(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茅台酒荣获金奖,名声大噪,与苏格兰威士忌、科涅克白兰地齐名,成为世界三大名酒之一。这一荣誉提升了茅台酒的国际知名度,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 20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后,茅台酒的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51年,茅台酒厂正式成立,开始了规模化、现代化的生产。茅台酒被选定为开国大典国宴用酒,成为中国的国酒,在随后的外交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6.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茅台酒厂经历了现代化改造,产量大幅增长。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卓越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茅台酒在国内外市场上备受青睐,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7. 现代(21世纪):茅台酒继续巩固其在中国白酒行业的领导地位,并在国际市场上逐步崭露头角。2024年,茅台以855.65亿美元的品牌价值,首次跃升至中国品牌第2名、总榜第18名,连续七年位居全球酒类品牌价值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