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节气农事如何安排?霜降日的气候特点?

小编

霜降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天气逐渐变冷,昼夜温差增大。了解霜降节气的气候特点和农事安排,有助于农民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确保作物顺利越冬。

霜降节气农事如何安排?霜降日的气候特点?

气温骤降

霜降时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北方地区的气温通常在0℃以下,出现霜冻现象,而南方地区气温下降较慢,但昼夜温差也逐渐加大。

气温骤降和昼夜温差大对农作物生长和成熟有重要影响。北方地区的霜冻可能对喜温作物造成冻害,而南方地区则需要加强防寒措施。

秋燥明显

霜降时节,空气干燥,秋燥明显,湿度降低。秋燥容易引发农作物水分不足,影响其生长和品质。农民应加强灌溉和保湿措施,确保作物正常生长。

霜冻现象

霜降时节,霜冻现象逐渐增多,尤其是在北方地区。霜冻对农作物有直接影响,尤其是对晚熟作物和果蔬类作物。霜冻是霜降时节的主要气候特征之一,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农民应采取防霜措施,如覆盖保温材料,以减少霜冻对作物的影响。

北方地区

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秋收扫尾阶段,作物收割、晾晒和储存工作基本完成。冬小麦播种进入尾声,尚未播种的地块要抓紧时间。北方地区的秋收和冬小麦播种是关键的农事活动。农民应确保作物及时收获和储存,并为来年的春耕做好准备。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正值“三秋”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在收割,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南方地区的秋收和冬季作物种植任务繁重。农民应合理安排农事活动,确保作物及时收获和种植,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基础。

果树管理

霜降时节,柑橘等果树进入秋梢老熟期和果实膨大后期,需加强梢果管理、促花工作和病虫害防治。果树管理是霜降时节的重要农事活动。农民应采取措施促进果实着色和糖分积累,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果树健康生长。

蔬菜管理

霜降时节,北方地区的大白菜即将收获,需加强后期管理;南方地区则应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防治蚜虫。蔬菜管理是霜降时节的重要农事活动。农民应加强田间管理,确保蔬菜健康生长,并及时采收,避免因霜冻造成的损失。

霜降节气标志着秋季向冬季的过渡,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霜冻现象逐渐增多。北方地区进入秋收扫尾阶段,南方地区则忙于秋收和冬季作物种植。农民应合理安排农事活动,采取相应的防寒、防霜措施,确保农作物顺利越冬。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天气渐冷,开始有霜。以下是霜降节气的主要农事活动:

1. 秋收扫尾: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南方则是“三秋”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

2. 蔬菜管理:华北地区大白菜即将收获,要加强后期管理;长江中下游及以南的地区对于冬麦和油菜应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预防蚜虫侵害。使用大棚可在更大程度上保护农作物不受霜冻伤害。

3. 果树管理:柑橘需要加强秋梢管理、促花工作、落果防治、果实着色等管理。其他果树如猕猴桃、葡萄等也要进行适时采收和病虫害防治。

4. 畜牧水产:继续做好秋季防疫工作,及时接种疫苗预防畜禽流感发生。畜牧业要抓膘安全越冬,为牲畜过冬备好粮草。水产动物即将进入冬眠,成品逐步上市,跨年度养殖的进一步减少投喂量,加深池水。

5. 田间管理:清理田间秸秆,深翻土壤,减少病虫害发生。注意大棚内温湿度控制,预防灰霉病、霜霉病、疫病等病害。

霜降日的气候特点主要包括:

1. 气温骤降: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气温显著下降,尤其是早晚温差增大。

2. 昼夜温差大:霜降期间,全国平均而言,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

3. 秋燥明显:随着气温的降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下降,人体感觉偏干,容易引发秋燥症状。

4. 初霜出现:霜降节气期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开始出现初霜。初霜的形成是由于夜间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表面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或六角形的白色霜花。

5. 降水减少:进入霜降节气后,随着冷空气的频繁南下,降水逐渐减少,天气相对更为干燥。

霜降节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如下:

霜降节气对农作物的影响

1. 霜冻危害:霜降期间,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尤其在北方地区,常出现霜冻现象。霜冻会对农作物造成直接的冻害,尤其是对一些时令性较强的经济作物影响较大,可能导致减产甚至死亡。

2. 生长周期影响:霜降节气期间若遇“早霜降”,意味着气候寒冷时间加长,晚熟作物(如晚稻、红薯)的生长周期会受到压缩,从而可能导致减产。相反,若遇“晚霜降”,则有利于晚熟作物成熟,提高农业生产的收益。

3. 病虫害风险: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霜降节气期间病虫害的快速蔓延风险增加,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应对措施

1. 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收获霜降后气温逐渐降低,冬季作物进入成熟期。应根据不同作物的成熟度及时收获,以防霜冻损害。土壤保温可通过地膜覆盖、增施有机肥等方法保温,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病虫害防治应加强田间巡查,及时防治病虫害,采用绿色防控措施,减少化学药物使用。

2. 冬季作物准备:霜降节气是冬季作物播种的准备期。应做好土地深翻、施肥等工作,为冬季作物的播种做好准备。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冬季作物的播种时间,确保种子在适宜的温度下发芽。

3. 果树管理:霜降后果树开始进入休眠期,此时是修剪整形的好时机,去除枯枝、病虫枝,促进来年生长。根据果树的种类和生长状况,适时施入基肥,促进根系健康生长。对于果树,特别是晚熟水果,要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减少果实的病害风险。

4. 防冻措施:灌溉法通过向田间灌水,能使土壤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增大,并增加空气湿度和温度,减少辐射散热。烟熏法一般在霜冻即将发生时点燃发烟物,使烟堆放热,烟雾成幕,有降低热辐射减慢降温和增加植株间温度的作用。覆盖法适用于小面积作物防霜,可用草帘、席子、泥钵、塑料布、草木灰覆盖在蔬菜等作物上,使地面田间的热量不易散失,延迟收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