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姓的来源_邬姓起源_邬姓的来历

小编

邬姓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汉族姓氏,其来源多样,历史发展复杂。以下将详细探讨邬姓的主要来源、历史发展、郡望和堂号以及著名人物。

源于妘姓

起源背景:邬姓出自春秋时期陆终四子求言的封地邬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妘求言是帝颛顼元孙陆终的第四个儿子,封地在郐(今河南新郑),当时自称为会人(郐人)。妘求言的别支郐人之后裔中,有子孙在西周时期被封在邬,称邬侯,并建立了邬国。

历史影响:春秋初期,邬国被郑武公所吞并,成为了郑国的一个邑地。在郑国语言文字中,“邬”字与周王朝的“鄢”字通假,诸多姓氏书籍遂皆称该“邬”为“鄢”。

源于祁姓

起源背景: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邬臧的封地邬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邬臧是晋国重臣祁盈的家臣之一,原名叫祁臧。晋祁胜与邬臧通室,即交妾淫奸,后来晋顷公赏赐祁臧的后代食邑于邬(今山西介休),其后裔子孙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邬氏。

历史影响:邬臧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邬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邬氏正宗。

源于姬姓

起源背景: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大夫司马弥牟之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或官职称谓为氏。司马弥牟为邬大夫,贾辛为祁大夫,司马乌为平陵大夫,魏戊为梗阳大夫,知徐吾为涂水大夫,韩固为马首大夫,孟丙为盂大夫,乐霄为铜鞋大夫,赵朝为平阳大夫,僚安为杨氏大夫。

历史影响:司马弥牟为邬大夫是历史事实。后来,司马弥牟的后裔子孙中的大部分人仍旧复姓司马,而另有一部分人则以先祖受职之地名、或官职称谓为姓氏,称邬氏,世代相传至今。

先秦至汉代

起源地:邬姓最初起源于山西省介休市附近的封地,这是周朝初年分封诸侯的结果。

迁徙:秦汉时期,随着统一帝国的建立和郡县制度的推广,邬氏族人开始逐步向周边地区扩散,有的向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迁徙,与中原文化深度融合。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

迁徙: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社会动荡和民族交融促使邬氏族人进一步向南迁徙,分布区域扩大到了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繁荣:在这一时期,邬姓在江西南昌、抚州和崇仁等地形成了较多的聚居点。

宋元明清

邬姓的来源_邬姓起源_邬姓的来历

扩散:宋元明清时期,邬氏族人因为科举制度的兴起、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家族分支进一步散播至全国各地,尤其在江南地区形成了较多的聚居点。

海外迁徙:近代以来,邬氏族人还跟随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到城市化进程和国内外的迁徙当中,如今邬氏人口在中国各地乃至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

郡望

太原郡:亦称太原府,主要位于今山西省中部,尤其是太原市周边地区。

豫章郡:亦称南昌府,主要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市。

平阳郡:位于今山西省南部,包含临汾市等地。

堂号

太原堂:鉴于邬氏家族起源于山西太原地区,太原堂可能作为邬氏家族的一个重要堂号,象征着邬氏的发源地和祖先的开拓精神。

颍川堂:在一些姓氏文献中,提及邬姓与颍川郡有联系,若邬氏家族在历史长河中有分支在颍川郡繁衍壮大,那么“颍川堂”便可能是邬氏的一个堂号。

慎德堂、崇仁堂、思源堂:这些堂号可能反映出邬氏家族在发展过程中秉持的家训、家风以及对家族传统美德的重视。

古代人物

邬单:孔门72弟子之一,随祀于孔庙。

邬彤:唐代书法家,尤以草书闻名,与张旭、怀素等人并称“唐草四杰”。

邬佐卿:诗人,虽有才情但科场不顺,后放弃举业,自称“丹徒布衣”。

现代人物

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专家。

邬君梅:中国内地著名女演员,曾荣获多项国内外电影大奖。

邬姓是一个多源流的姓氏,主要源于妘姓、祁姓和姬姓。其历史发展经历了从先秦到现代的漫长过程,迁徙和分布广泛,形成了今天的分布格局。邬姓的郡望和堂号体现了其家族的历史荣耀和传统精神,而邬姓家族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为这个姓氏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邬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78位。

邬姓的历史名人包括:

邬单:孔门72弟子之一,随祀于孔庙。

邬彤:唐代书法家,尤擅草书,怀素师从之。

邬景和:明代驸马都御。

邬克诚:宋代学者,字信叔,乐安人。宋宁宗时,以布衣至阙,上《易说》六卷。

邬大昕:宋朝河源人,任广州佥判时,发现东洲与黄木湾之间交通不便,计划施工,使两地水路畅通。

邬干于:又名朝宪,湖南新化人。曾先后到日本、美国等地留学,回国后致力于教育事业。

邬昆如:当代学者,广东省龙川人。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奥地利银色堡大学神学硕士,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