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大补之一,板栗的特殊作用疗效

小编

霜降时节,板栗作为一种传统的秋季补品,因其丰富的营养和多种保健功效而备受推崇。了解板栗的营养价值、保健功效、食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天然食品来养生。

丰富的营养成分

营养成分:板栗每100克含有约214千卡的热量,4.2克的蛋白质,0.7克的脂肪,40.2克的碳水化合物,1.9克的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24毫克)、钾(17毫克)、铁(1.2毫克)和锌(0.34毫克)。

抗氧化物质:板栗富含类黄酮、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消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

营养成分的作用

提供能量:板栗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来源,有助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增强免疫力:板栗中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提高抵抗力。

促进消化:板栗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健脾胃

健脾养胃:板栗能滋补脾经和胃经,改善水湿代谢,减轻腹泻症状。

增强消化:板栗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提高脾胃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补肾强筋

补肾气:板栗入肾经,能补助肾气,改善肾虚引起的腰膝无力、腰脚软弱。

强筋骨:板栗中的营养成分能够滋养肾脏,间接促进骨骼的健康。

活血止血

活血化瘀:板栗能活血行气,缓解金疮、折伤肿痛、瘰疬,有利于治疗创伤筋骨肿痛。

止血消肿:板栗具有止血作用,可用于治疗吐血、衄血、便血等。

霜降大补之一,板栗的特殊作用疗效

抗衰老

板栗富含抗氧化物质,能够抵抗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

生吃

生板栗偏于“补骨”,用于防止腰腿疼痛时,可以吃风干的生板栗,每日5~7颗。

熟吃

熟板栗脾肾兼补,偏于补气,适合老人经常腹泻的情况。

制作方法

板栗红烧肉:五花肉500克,板栗300克,姜、葱、干红辣椒、花椒、八角、香叶适量,冰糖、料酒、老抽、生抽少许。

板栗炖羊肉:羊前腿肉、南瓜、板栗、枸杞、葱、姜、盐、食用油。

糖炒栗子:生板栗500克、20克冰糖、5毫升食用油。

栗子核桃糊:栗子40克去壳,核桃40克,白砂糖40克。

不宜人群

糖尿病患者:板栗中含有较多的淀粉,食用后会使血糖升高,不利于血糖控制。

脾胃虚弱者:板栗不易消化,脾胃虚弱者食用后可能加重症状。

食用量

建议每人每天最多吃10个板栗,吃多了会造成肠胃负担,也会造成热量超标。

板栗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秋季补品,具有健脾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等多种保健功效。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食用方法使其成为秋季养生的理想选择。食用时需注意适量,避免过量食用导致消化不良或其他健康问题。

在霜降时节挑选最甜的板栗,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 看形状:选择半圆形或圆形的板栗,这样的板栗通常接受的光照更充足,糖分含量较高。而中间部分较平的板栗由于光照不足,甜度会相对较低。

2. 观察颜色:新鲜的板栗外壳呈深棕色或暗红色,有光泽。如果颜色发黑或黯淡无光,可能已经不新鲜。

3. 检查绒毛:新鲜板栗表面和尾部有绒毛,绒毛越多说明越新鲜。如果绒毛较少或已经脱落,说明板栗可能存放时间较长。

4. 捏一捏:用手轻轻捏板栗,如果感觉硬实且饱满,说明果肉水分充足,口感较好。如果捏起来软塌,说明果肉可能已经干瘪。

5. 闻气味:新鲜的板栗有自然的栗子香味,没有异味。如果闻到化学药品味或其他异味,可能是被药水浸泡过,不宜购买。

6. 尝一尝:如果可能,可以询问商家是否可以试吃一颗。如果板栗过甜且带有苦味,可能使用了过多的糖精钠,应避免购买。

板栗虽然营养丰富,但在食用时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

1. 不宜过量食用:板栗含有大量淀粉,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2. 糖尿病患者应适量食用:由于板栗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过多食用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因此应控制摄入量。

3. 肠胃疾病患者慎食:板栗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不易消化。患有肠炎、胃溃疡等肠胃疾病的人应少吃或不吃,以免加重病情。

4. 注意防霉变:板栗容易霉变,产生有毒的黄曲霉毒素。霉变的板栗不可食用,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5. 不宜与某些食物同食:板栗不宜与豆腐、柿子、羊肉等食物同时食用,可能引起胃肠不适或其他健康问题。

6. 儿童食用需注意:儿童消化功能较弱,家长应将板栗煮烂、炖熟后,再让儿童食用,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板栗可以生吃,但需注意适量,因为板栗含有大量淀粉,过量食用可能引起上火和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