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传统食品:厦门炒面线图片

小编

厦门炒面线是福建厦门独特的传统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配料而闻名。以下将详细介绍厦门炒面线的介绍、制作工艺、文化意义及著名餐厅推荐。

历史背景

厦门炒面线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由“全福楼”和“双全酒家”的几位老师傅创制,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

早年,一些华侨出国时,会特地用高级保温瓶装炒面线,乘飞机带到海外,让国外的亲友品尝。

特色配料

主要配料包括瘦肉、冬笋、香菇、蒜苗、扁鱼、虾等,炒制时加入适量的绍兴酒和调味品。

吃时以沙茶酱和红辣酱为佐料,口感丰富,香辣可口。

制作步骤

1. 面线处理:将面线放入七成热的油锅中炸至赤黄色,捞出后用开水烫去油腻。

2. 配料翻炒:将瘦肉、冬笋、香菇等配料切丝后翻炒,再加入炸好的面线。

3. 调味:加入提前熬制好的扁鱼虾米汤,淋上少许绍兴酒增香。

4. 最后大功:将炸好的面线放入锅中与配料一起翻炒均匀,炒至熟透即可。

制作技巧

火候控制:炒面线需要用大火快炒,保持面线的劲道和食材的鲜味。

汤头至关重要:好的扁鱼虾米汤是炒面线的灵魂,熬汤时间不能太短,至少要1-2小时。

面线要“醒”:炸好的面线最好放置10分钟左右再炒,这样可以让面线更加蓬松。

调味要精准:盐的用量要恰到好处,不能盖过食材本身的鲜味。

仪式感

在闽南地区,面线象征着长寿、吉庆、长远,是重大仪式中不可或缺的食物。

正月初一,老一辈的闽南人都有吃面线的习俗,寓意一年好运、幸福安康。

社交文化

“面线亲,无行无亲”是闽南的一句俗语,强调亲戚要越走动越亲近。

面线在闽南的宴席、生日、满月酒等场合中都有重要的地位。

翠苑私房小厨

位于思明区龙头路64号,提供正宗的厦门炒面线,环境优雅,味道地道。

小眼镜大排档(湖滨中路店)

位于思明区湖滨中路7号,以其独特的炒面线风味和实惠的价格受到游客和本地人的喜爱。

牛肉香食室

位于思明区鼓浪屿龙头路175号,提供高质量的炒面线,适合喜欢高品质食材的食客。

厦门炒面线不仅是一道美味的传统小吃,更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配料使其成为厦门旅游的必尝美食。无论是早餐、夜宵还是宴席上的佳肴,厦门炒面线都能带给人们无尽的味觉享受和文化体验。

厦门炒面线是福建省厦门市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名点,属于闽菜中的闽南菜系。以下是厦门炒面线的制作工艺和所需材料的详细介绍:

所需材料

主料:

炒面线(又称线面)500克

辅料:

精肉50克

鲜虾100克

干扁鱼30克

熟冬笋50克

香菇5朵

红萝卜半根

葱白2根

调料:

精盐、味精、香油少许

上汤400克

花生油500克(约耗150克)

沙茶酱、红辣酱(佐料)

制作工艺

1. 面线处理:

将面线放入七成热的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捞起后用开水烫去油腻,待用。

2. 配料准备:

精肉、冬笋、香菇、红萝卜、干扁鱼、葱白切丝,鲜虾洗净剥壳,虾肉也切成丝。虾壳洗净后加 上汤100克烧成虾壳汤,过滤待用。

3. 炒制:

锅置旺火上,放入少许花生油,烧热后加入肉丝、冬笋、香菇、红萝卜丝稍炒,然后加入虾壳汤、上汤,投入过油的线面,炒几下后加入葱白、煸鱼丝,淋上香油、胡椒粉即成。

4. 调味:

根据个人口味,可以在炒制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盐、味精等调料,最后淋上香油和胡椒粉提味。

5. 装盘:

将炒好的面线装盘,可以配上沙茶酱和红辣酱作为佐料。

厦门炒面线是福建省厦门市独具特色的汉族传统名点,其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深厚,体现了闽南地区的饮食文化和华侨情怀。

历史渊源

起源与发展:厦门炒面线最早由“全福楼”和“双全酒家”的几位老师傅在烹饪实践中创造出来,至今已有五六十年历史。这道菜最初是为了满足华侨出国时对家乡味道的思念而诞生的,他们甚至会用高级保温瓶将炒面线带到海外。

技艺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炒面线的制作技艺在厦门的许多酒家、餐厅和宾馆中得到传承和改良。尽管做法有所变化,但传统风味依然保留。

文化背景

饮食习俗:在闽南地区,面线是餐桌上的常客,寓意着祝福和好彩头。正月初一吃面线象征着一年的好运和幸福安康,而招待远方客人时也会准备面线菜肴,如猪脚面线和甜鸡蛋太平面线。

华侨情怀:炒面线不仅是厦门的特色美食,也是华侨们对家乡记忆的载体。许多华侨在出国时会带上炒面线,与国外的亲友分享这份独特的味道,体现了他们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烹制方法与风味

烹制方法:炒面线的制作过程讲究,需选用上等面线,经过油炸、开水烫去油腻等步骤,再与瘦肉、冬笋、香菇等配料炒制而成。食用时,通常搭配沙茶酱或红辣酱,增添风味。

风味特点:炒面线色泽黄褐,油润醇香,口感柔韧而不油腻,夹带着肉丝、虾仁、香菇等丰富食材,被誉为“金丝面线”。还有一种“玉丝面线”,其特点是面线如玉般爽滑不黏糊,入口鲜美细腻。

厦门炒面线与其他地区的炒面线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独特之处:

1. 独特的面线处理:

厦门炒面线选用上等面线,放在七成热的油锅里炸至赤黄色,然后捞起用开水烫去油腻。这种处理方式使面线外酥内软,增加了口感的层次感和香气。

2. 丰富的海鲜配料:

独具特色的传统食品:厦门炒面线图片

厦门炒面线以瘦肉、冬笋、香菇、蒜苗为基本配料,还加入扁鱼、虾沥等海鲜,酌加绍兴酒提香。这些海鲜的鲜美为炒面线增添了独特的海洋风味,使其成为一道海鲜炒面。

3. 传统的烹饪工艺:

炒面线的制作过程讲究火候控制和汤头的熬制。面线需要用大火快炒以保持劲道,而扁鱼虾米汤则是炒面线的灵魂,熬制时间至少1-2小时,以确保鲜味充分释放。

4. 独特的佐料搭配:

吃厦门炒面线时,通常搭配沙茶酱和红辣酱。沙茶酱的香辣味能够中和面线的油腻感,使整体口感更加丰富和多层次。

5. 深厚的文化背景:

厦门炒面线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上世纪中叶的老字号餐馆“全福楼”和“双全酒家”。这道菜不仅是厦门的传统名点,还承载着许多华侨的乡愁记忆,许多华侨出国时会特意携带炒面线与亲友分享。